“我喜欢”,一边是科学的分析计算,后者尚未做到流程化规范化,但已经有了一点点这样的苗头。
而仅仅是这种初期的建立,就已经能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良多了!
于谨叹气:“张总真是给你们惯坏了啊!”
搁以前,别说这什么团队了,就连请大师来编排的费用都给不到位!一套节目滑两个赛季是基操,三个赛季和反复重启也不算什么。
丛澜:“嘿嘿嘿,这不是有机会了吗?要是没的话我还不抱怨呢!”
正是因为能“挑剔”了,所以丛澜才唠两句。
真到了于谨说的曾经,那她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丛澜双掌合十:“许愿我们张总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最后四个字,一半儿都能落在自己身上。
毕竟,张简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花样滑冰,他心想事成了,不就等同整个花滑心想事成吗?
于谨也同样衷心祝愿着。
别的不提,他这些年来执教真的超省心!根本不用去跟谁勾心斗角,爽歪歪。
但对丛澜而言,靠山团队有了,却并不代表她能什么都不管,只等着收最后的成果。
以前也会找很厉害的专业人合作,一些还是姜意出面联系的,论起能力来,对方不一定比现在的团队差。
再则,之前合作过的几个老师这次也参与到了编曲队伍里来,连演奏方面的各种乐团名单都有丛澜合作过的。
可那跟现在还是不一样。
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以前得要学生自己去找外面的培训班老师补课,而现今则是,学校直接空降了一大批国内都排得上名头的精英教师,要什么有什么,学科全部拉满。
一想到背后有这么多人支撑,丛澜就头皮发麻。
不是害怕,而是按捺不住了!
这种配置还用愁自由滑曲子不好吗?
他们都已经磨出来短节目的了!
一个《茉莉花》,别的不提,编曲老师们绝对个个都能来上一段,对它的改编说不准还是他们曾经的某个作业呢!
丛澜快乐地搜资料,与《茉莉花》有关的,与科幻有关的,一堆堆的资料文档视频图片。
毕竟,思绪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固然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其实那是无数的积累在某一刻的爆发,所以才能有灵光一闪。
但只靠着这么一闪,走不远的。
丛澜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
她不管做什么,都喜欢脚踏实地,安稳、牢靠,还能为以后垫底基础。
然后她就顺畅地,摸到了与《流浪地球》相关的航天产业。
幸运的是,2019年是星空灿烂的一年。
早在一月份,嫦娥四号探测器就成功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了。
丛澜不断补充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关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新闻文稿。
空间站,这三个提起来就充满了科幻感的字,让丛澜很感兴趣。
六月份,海上航天发射成功。
好像航天这两年就没停下来过,也仿佛这六十多年来,从长征、东方红到神舟、天宫再到嫦娥,优雅别致的名字诉说着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个个成就,铭刻的是人类对宇宙的向往。
科幻电影有什么用呢?
丛澜在网上看到了这类言论。
她也见到过,有人问花样滑冰有什么用呢?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带来什么?遇到危险了还能让这群运动员出战吗?他们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