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队人从里头走来,将他们领进了皇城。
期间又经历了一次搜身。
韩攸身为考生,自是知道此次科考纪律之严明。多半是因为朝廷对此抓的紧,下头各府考试的时候,都是再三的验明身份。这层层探查下来,想要捏造身份参加科考几乎是不可能的。韩攸因为出身不好,还被多查了几次,不过好在最后仍旧顺利地过了。
身份盘查尚如此警惕,更不用说那些考题了,韩攸自己也听说了,有人想买考题。不过刚给了钱,第二日便被官府的人给捉回去了。如今通过府试的这些,能耐都不小,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了。
等这些考生陆续进了集英殿之后,萧瑾才迟迟到来。
其实他也可以不用来的,由丞相跟几位尚书代劳就便是了,不过萧瑾仍有些好奇,这毕竟是头一次科考,他总得看看过来参加殿试的究竟是什么人。
萧瑾兴致冲冲。然而这份高兴是仅仅维持到他走进集英殿而已。待他往那高台上一坐,一眼扫过台下诸位考生时,心都凉了一截,所有的欢喜荡然无存。
好家伙,一共三百余名考生,一眼望去竟然多是红光满面的富贵相!
萧瑾趁着众人答卷的时候,叫来顾淮南。
“此次这群考生里头,除去那些经商的,还有多少寒门学子?”
顾淮南神情凝重,俯下身道:“只有三十余人。”
三十人?萧瑾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本来还为了自己的科举办成而沾沾自喜,到头来选的仍旧还是那一批人。归根究底,还是读书的花费实在是太高了。
纸贵,书也贵,寻常人家连饱饭都吃不起,哪有闲钱给孩子读书?只盼着等科举变为常制之后,寒门子弟、穷苦人家也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愿意花钱给自家子弟读书。不过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改良造纸术与印刷术已经迫在眉睫了。若是这两个解决不好,百姓还是读不起书。
……任重道远啊。
萧瑾时而蹙眉,时而叹气,这一切都被闲得慌的冯慨之看在眼里。他撞了撞张崇明的肩膀,把张崇明从半睁着眼,诸事不管的状态中拉回了现实。
张崇明扫了扫他:“作甚?”
“你看圣上,他这一肚子不高兴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崇明甚至都没有看萧瑾一眼,目光朝下逡巡了一圈,便知道原因何在了。
“他是想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发现没吃成,恼了。”
冯慨之听得云里雾里。
张崇明说话一向如此,也从不与人解释什么,他只在心里思衬着,小皇帝的世家大族意见可大着呢,看来以后也有的他们好受的。
不过他开心就是了,千金难买他乐意。
此次殿试只有一篇策论。
论的是“义利”之争。义者,宜也,乃理之当行。利者,人性之所欲也。这两者之争,古来有之,且儒家一向贵义贱利。可如今不同,萧瑾派人打通了茶叶贸易,虽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钱财,但也引起了一些非议。尤其是最近朝堂上有些反对的声音,让他听着心烦,所以他才让韩仲文出了这样一道策论。
这样以后拿到试卷,便可以从答卷看出他们究竟如何想,站在那边的,究竟是近义还是近利。
萧瑾本想坚持到殿试结束,无奈这一场考试下来时间实在太久了,他在上头动了两下屁股之后,张崇明便极有眼力见地请他回去批阅奏书了。
萧瑾有些犹豫:“直接走可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