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临近, 伯爵府里忙碌了起来,既要忙送英姐儿出嫁的事儿,又要打点家里产业, 该留的留,该卖的卖, 筹备裴秉元南下赴任的事。
老太太忙着拟定婚礼宾客名单。与侯府结亲这样的大事, 她作为伯爵夫人,免不了要出面去请一些勋贵夫人来观礼。
裴秉元外任在即,拜谢恩师、同仁应酬、人来客往……亦有许多要走动的地方。
沈姨娘心细,跟在林氏身后帮她处理各种细事琐事, 带着下人把伯爵府装饰得喜气洋洋。
裴少淮有意替母亲分担一些,却被林氏严词拒了, 林氏道:“你是个读书的爷们, 哪能让你操持后院的这些小事?外人若是晓得了, 不光要嘲笑你, 还要嘲笑我这个主母, 连个婚礼都办不妥当。”
裴少淮讪讪,他光替母亲着想,倒把这一茬儿给忘了。
林氏又道:“你和津哥儿只需同往日一样,好好读书温习功课……你还要养好力气, 大婚那一日, 由你背着姐姐出门上花轿。”
“孩儿省得了。”
这是裴少淮第三次送嫁, 前两次没长大,牵着姐姐出门,现在长大了, 要背着姐姐出门。
一连半个多月, 莲姐儿每日一大早就回到伯爵府, 搭手帮忙,忙到入夜才回去。
林氏有些过意不去,言道:“辛苦你日日往这边跑,娘家婆家两头忙。”
“辛苦甚么,这都是女儿该做的。”莲姐儿笑着道,“这也是婆婆特意嘱咐我过来的。”
当年徐瞻迎娶莲姐儿时,伯爵府风风光光送莲姐儿出门,帮初来乍到的徐家在京都城里站稳脚跟。如今英姐儿出嫁,徐夫人自然会多叮嘱儿媳几句。
莲姐儿又问:“大礼那日,母亲打算找何人替英妹妹开面齐鬓?”
开面,即去掉额上、下颌的一些细小绒毛;齐鬓,即把新娘子的鬓角梳理整齐,不再留少女碎发。
意味着少女已长成,今日嫁为人妇。
按习俗,需要由家庭和美、德高望重的中年妇人来替新人开面齐鬓。
林氏早和老太太商量过,应道:“这事,我和你祖母想好了,打算辛苦一下亲家母,让英儿沾沾亲家母的福气。”
前段时日,徐大人南直隶乡试监考、检举有功,已由礼部侍郎升至礼部尚书,官二品,徐夫人也得了御赐角轴,随夫君被封二品诰命夫人。
加之徐家儿孙皆是读书人,门风清正,京都城里都夸徐夫人是持家有道的贤妻良母。
“巧了,我和母亲想一块去了。”莲姐儿喜道。
“我已经准备好礼件,过两日就去请亲家母。”
二人又聊到兰姐儿身上,莲姐儿说道:“京都与蓟州镇相去不过一两日,父亲外任、妹妹出嫁这样的大事,兰儿本应回来一趟的,不过她如今身子不便,不敢长途奔波。”
林氏压低声音问:“兰儿这是又……?”
莲姐儿也跟着压低声音,应道:“她没在信里明说,我估摸着刚怀上,还未过头三个月呢,她不敢声张……只说身子不适,不好奔波劳顿。”
司徒二军务在身,不能离开军营,兰姐儿怀着身子带着一对女儿,确实没办法赶回来。
林氏欣慰道:“在边城的日子虽然苦了一些,但小两口能和和美美在一起,相互扶持体谅,比甚么都强。”
莲姐儿亦点头。
林氏又趣道:“前些日子,二姑爷来信同淮儿说,要送些大萝卜回来,祝英儿和妹夫白头偕老,淮儿纳闷了好久,以为真是甚么稀奇的萝卜。昨日礼件到了,打开一看,哪里是甚么大萝卜,全是上好的老人参。”边说边笑。
莲姐儿也跟着笑,道:“山海关往北,有连片的山岭,确实盛
产人参。”
……
莲姐儿刚回去,这会儿林家大嫂蒋氏来了。
“恭喜二妹,给英儿寻了这么一门好婚事。”蒋氏欢欢喜喜道。
又恼林氏没有给娘家预先透个信,好叫林家提前准备。眼下初冬,正值北风南下,松江府的商船准备出海,林世运带着大儿林遥、次子林远,押着好几船的货物南下松江府,打算和海商们做生意。蒋氏道:“上回英儿及笄礼,她大舅不在京都,这回成亲嫁人,她大舅还是不在……这算什么事嘛?”
“嫂子消消气。”林氏笑道,“姻缘姻缘,来了才算缘,哪里是我能提前猜到的?”
蒋氏取来一个精致的妆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琳琅满目的宝石,说用来点缀英姐儿出嫁时戴的钗冠,又道:“若是夏日里,商船刚刚从海外回来,要甚么颜色甚么光泽的都有,如今时间紧,我只能寻到这么多了,二妹你挑合心意的用罢。”
林氏打趣道:“嫂子说话愈来愈阔气了,简直把宝石当小石子看,这么大一盒难道还少吗?”
她没有跟嫂子客气推辞,收下了。
“裴大人这回外任,你也要跟着南下罢?”
林氏点点头,道:“先把英儿的大事办完,春节一过就要启程了。”
蒋氏喜道:“以后,你大兄和两个侄儿南下做生意,就能有个照应了。”
等送走蒋氏以后,林氏发现妆盒下面还有个格子,里面放着一小沓契纸,略一看,有两个庄子和七八个铺面。
……
英姐儿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