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那边没来电话,宋幼湘就留在联络处翻资料,统计她需要统计的数据。
宋幼湘在联络处呆了一周,学会了开中巴车,在学校没时间学会的中文打字机,也在联络处学会了,还学会了……
郑向阳被宋幼湘的一系列操作给惊呆了,她到底是来搞调研工作,还是来拜师学艺的?
他到现在想学开车,还没有机会呢。
主要是各单位都忙得很,谁有功夫抽出时间和车来教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学车。
宋幼湘也是因为有基础,学得快办事利索,学出来能正经帮到忙,负责人才会累了一天后,还愿意抽出时间来教她。
一周后,宋幼湘完成她分到的工作任务,被从码头回来的李教授召回招待所。
接下来就是整理资料,开会讨论,去工地走访,再开会讨论。
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现在的工酬矛盾。
现在是建设初期,工人的薪酬分配,还是以前的制度,薪水和奖金都是固定的,干好干坏多干少干都是一个样,效率提不上去。
搞动员大会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口号喊得再响,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大家已经没有余力再奋斗。
工资改革刻不容缓。
这些工作主要是李教授为首的几位教授学者和政府负责人讨论商定,宋幼湘和其他同学和师兄师姐负责背后的资料数据统计工作。
当然,他们一边整理资料的时候,也会一起讨论。
“只想牛产奶,不给牛吃草怎么行,要想效率起来,对应的奖励一定要提上去。”宋幼湘是坚定的改革派。
也有同学认为,蛇口建设没有任何资金扶资,只有几千万的贷款,现在应该是勒紧裤腰搞建设,不应该助长不良风气。
什么叫做不良风气,她多劳多得还有错了?
宋幼湘和郑向阳拿出华大辩论队的风采,把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师兄给辩得毫无还手之力。
“我们在这里讨论有什么用,还得看领导的意思。”领导人里,改革派居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保守派的。
宋幼湘十分有信心,“你放心吧,肯定会改的。”
不止是因为宋幼湘经历过后世,对国家有信心,还因为她这几年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她有笃定的信心。
果然,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资改革的试点,很快就在码头项目开始实行。
一百多块的奖金额度摆在那里,大大刺激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不止是对农民工,对所有的工程师和指挥干部,也有相当大的刺激作用。
这可是大部分职工两个月收入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