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题是“宽恕”。
第四道题是“孝道”。
由此推测,第五道题也应该是有一个主题。
现在的难点就变成了如何从题目揪出这个主题。
第98章 解题 豁然开朗所向披靡
那么文靖安就要开始着手寻找这个主题。
《春秋》这本书,抛开它记载史料的价值,单从语言、文采和情韵等方面来说,它跟《史记》、《汉书》等史书相比是有差距的,它就是单纯的事件记述,语言平淡,缺失旨趣,可为什么它能成为儒家经典?科举考试里边也唯独将它作为考试教材?
第一个原因当然跟孔子亲手编订有直接关系,尊师重道,儒家正统嘛。
但另外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春秋》自成书以后至今,它不是单独作为一本书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系统,历史上有许多对《春秋》做注释的经典,其中左氏、公羊和谷梁三家最为著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这三本书都对《春秋》加以注释,就好像朱熹为了注释四书所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一样。
那么文靖安从题目原句中找不到突破口,能不能从原文的注释中寻找主题?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是唯一的突破口。
对于题目“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这句话,春秋分别如何解释?
《公羊传》没有注释。
《谷梁传》简单注释:乞,重辞也。古之人重师,故以乞言之也。
《左氏传》详细注释。
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可以看到,《左氏传》将《春秋》原本一句简单的话做了大量的补充,将“鲁成公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xì chōu)来鲁国请求援兵”,拓展成了一个含有警示意义的大段落。
译成白话文如下:
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来鲁国请求援兵,(郤犫)处理事情态度傲慢。孟献子说:“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礼仪,是身体的躯干;恭敬,是身体的基础。郤子却没有基础。而且作为先君的嗣卿,接受命令而来请求出兵,想保卫国家,但却怠惰,这是不顾国君的命令,不灭亡还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