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与得出这个结论时,却也不知道峄城公主居然又过了一把将军瘾——朝廷的邸报上总是一个“大获全胜”后头接着另一个“大获全胜”的。
想来,这些大胜的消息就算没有八分真,也该有五分真,否则,以皇帝的心性,多半是要跟毅亲王抱怨他打仗压力太大,纵然要不到人,也得要些银子走的。如今既然没有求援,情势多半就可控。
情势可控,等于安全!只要战火不烧过来,给银子给粮食,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据叶清瞻分析,只要杨英韶统率的禁军对柔然军队保持优势,柔然人就不会南下袭扰四州:毕竟可汗也不是来找死的,他来抢完东西,还是要回去的。他老窝在北边,如果往南跑,可能能抢到一点东西,但紧接着就会被叶清瞻带着南境军往死里捶。
更况,他的二儿子已经被燕军客客气气送出关了。
如果不能抢在老二收服那些仆从部落之前赶回去,弄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和长子就没有回去的必要了——或者,也没有回去的可能了。
他们会是那些部落首领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会觉得,正是因为可汗父子不靠谱,他们的青壮年战士才会在这么可怕的冬天被拉去作战,死在燕国人手里的。
但凡是个有经验的政治人物,都该知道,此刻最大的敌人是谁。所以放在柔然可汗面前的第一要务,一定是不择手段回到草原上去。
只有回去了,才能保住卷土重来的本钱。
为了让朝廷的心态平衡一点,叶清瞻假模假样地调了三万人去四州北部巡防,假装在提防柔然军队并准备支援朝廷。
只不过,当他的人到位的时候,柔然可汗已经被杨英韶一路追着打回了宁州去,离他们已经很远,而叶清瞻的南境军,没有朝廷的命令也是不可以出四州的。
顺理成章地把“出师助剿”的事儿给拖了过去。
杨英韶也乐得他不要来搅和,年轻的驸马正等着一场不世之功来证实自己的能力,更况柔然大军军心早乱,他占尽优势,如今不需要帮忙。
两下里一拍即合,大家各做各的事儿,互不干扰里透露出一种默契。
只是这种默契,在外人看来便不一定如此了——越是不曾解释和显摆过的默契,在外人眼里便越像是“有机可乘”的信号。
譬如在叶清瞻刚刚带着舒兰与回泽州王府时,众人瞧着这对“人到中年”才成婚的夫妻,总觉得他们两个的婚事是毅亲王府与永宁侯府两系的政治联姻,夫妻二人之间未必有什么感情,是而有些小妖精就总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试图在亲王殿下面前显露自己的魅力。
结果自然是吃了瘪。
若是换成“正常男人”,说不定还会想多个添香的红袖,但叶清瞻身背金手指附送的BUFF,原身又是个早餐小说会中熟读各种绿茶伎俩的资深单身男青年,怎么可能接受美人不怀好意的投怀送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