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着过两日,得了闲就要带人去云中县实地考察一番。
若是适合的话,就准备大面积的养殖,若是不适合的话,也没关系,先圈个山头,雇人养上一百来头,自家吃,送人都不错。
听宋重锦询问,也就据实说了,“我跟历九少商量过了,养殖肯定是要养殖的,这山猪肉的品质为什么这么好?我也琢磨过了,就是因为他们的养殖方式的原因。大规模的养殖,说不得品质下降了,那就不划算了。”
“所以,我想着,先买下一两个山头来,试验一番,看一座山,最多养多少头山猪,不降低品质。先定下一个标准来,以后不管是自家养殖,还是推广开来,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才好。”
“不然若是盲目的,就这么大规模的养殖,到时候这山猪肉的品质下降,跟平常猪肉没什么两样,那咱们忙活一通岂不是白费了?还败坏了这山猪的名气!”
“若是我们试验成功确定标准后,自然就在全县推广开。毕竟我们人手有限,也没必要往这个里面投入这么多的精力和人手。只要推广开,让云中县的那些养殖多年的农户们来养殖,咱们只负责收购,岂不是更省事方便?到时候咱们得了利,农户们增加了收入,顾家表哥有了政绩,岂不是皆大欢喜?”
王永珠这番话合情合理,也面面俱到,都考虑到了。
宋重锦一面听王永珠说话,一面就提笔,给顾子楷回信,将王永珠的考虑都写进去了,信中还叮嘱他,暂时先别露出风声来,只说是亲戚极为喜欢这山猪肉,听说饲养难得,所以干脆打算买下两个山头,自己来养着吃。
至于顾子楷接到信后,如何忙活,如何辛苦的买到一百来头小山猪,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宋重锦因为和草原那边谈判崩了,一时倒是闲了下来。
先回来后就写过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去了。将事情缘由,还有他的打算,一并都禀告了。
没过几日,京城那边就传来消息,同意了宋重锦的做法,让他按照打算去做就是了。
京城那边既然同意了,宋重锦自然就放开了手脚。
接下里的时日里,赤城县来往的客商都知道了,宋大人最近频频召见西域的客商会谈。
一谈就是大半天。
那些西域客商出来,人人脸上都冒着红光,喜气洋洋。
一看就是有好事发生。
自然就有人上去打听,开始那些西域的客商还死活不透露。
直到其中一个,被人灌醉了,才套出话来。
原来宋大人看这交易市场发展越来越好,倒是动了心思,打算打通从大楚到西域的商道。
要知道,百年前的时候,中原腹地到西域曾经有一条商道,那个时候中原乃是盛世,天下敬仰,无数番帮小国来朝。
天下的奇珍异宝,都汇集到中裕…
那条商道,曾经是中原的商人和西域的商人们必经之路。
只可惜后来战乱和各种原因,这条商道渐渐的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