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陶砚带着高兴地坐在他肩膀上的囡囡回来的时候,丁氏就道:“让你给囡囡取个名,你取了大半年的都还没好。”
“再过几个月就到抓周的时候了,到时候家里的亲戚们都要来,难道还是囡囡,囡囡地喊着啊?”
“赶紧给她取个大名!”
陶砚抓着闺女的胖腿,免得她从自己的肩膀上掉下来,“娘,我还没想好呢,《周南·桃夭》有言,‘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这名好,《邶风·燕燕》又云‘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惠和淑也不错。”
“还有《邶风·静女》里的‘彤’,《鄘风·定之方中》里的‘灵’,”陶砚滔滔不绝地一连说了七八个字。
丁氏听得头疼,“这些都是好名字,你选一个吧,我觉得哪一个都好。我们家也不用讲究辈分,排序之类的。”
话虽如此,但陶砚还是犹豫不决。
晚上临睡前,他看着写在纸上的七八个字,思索了许久还是拿不定主意。便问柳二丫,“二丫,你觉得给女儿取什么名好?”
柳二丫也觉得这些都好,她抱着兴奋得很,迟迟不肯去睡的闺女站在旁边,还要拦着她不要去抢她爹手里的笔。
“要不你让囡囡自己选吧,选中哪个就是哪个。”
陶砚想了想,还真的把每个字都写在一张纸上,让闺女去抓。结果她一下子就抓到了写着‘蓁’字的那张,然后乐呵呵地撕成了两半,笑得露出两颗小米牙来。让抱着她的柳二丫哭笑不得。
陶砚却高兴得很,“好,那我们闺女以后就叫‘陶蓁’了。”
一转眼,陶蓁就满了周岁。
这几个月里,陶家变化颇大。其一就是陶蓁会走路了,还会喊爹娘和奶奶,更多的就不会了,她还小呢正是多吃多睡的时候,但这也让家里的几个人高兴不已。
其二就是柳二丫不在家里养兔子了,她将兔子通通送到了柳家村,现在柳家村里除了柳家大房之外,柳三伯娘婆媳还有柳银她们几个也帮着柳二丫养兔子。兔子养大之后,肉会送到县城或者镇上的酒楼、饭馆,而兔子皮就送到匠人家里销成兔皮。
等冬天的时候,再做成兔皮袄子。
当然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家里多了一匹马,因为一家人还在前院住着,地方不是很大,所以马是拴在院子里的。
白天骑出去,晚上陶砚再把它骑回来。
时间一长,便觉得有些不便。
“娘,我们要不把后面的第二进收回来吧?”这天晚上,陶砚一边喂闺女吃饭,一边对丁氏说道:“现在总觉得小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