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20页(2 / 2)

乌襄捏着这张薄纸的手微微颤抖,她没想到收到的竟然是她妈妈的亲笔信,那个只存在在她记忆里的温柔女人。

即使相貌已经模糊,温柔的声音却曾经频繁地出现在她的梦境里。

她眼眶不禁湿润,将这封信看了又看。

在这些轻松诙谐的文字里,那些在记忆里淡去的父母印象仿佛重新生动起来……

收到这样一封信,乌襄暖心之余,又想到了当年的车祸。

毫无疑问,那场车祸只是一场意外……高速路上,一辆大货车突发故障,巨型轮胎以极高地速度正好撞在乌爸爸所开的车上。

车辆被轮胎的冲击力带得失控,撞向路边围栏,夫妻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唯一的意外是,乌襄当时也在车上,她毫发无损地活了下来。

这样的车祸根本没有设计的可能性,那么她妈妈又为什么会以这样恬淡的口吻来说死亡?

就好像她一直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以突然的方式死去,所以才会特地留下这样的部署。

而只有时刻生活在死亡威胁之下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谁给了他们死亡威胁?让她以至于连父亲都不敢去见?

乌襄一瞬间想了很多种可能,可究竟是什么,又始终缺少一个依据。

这封简短的信件里,只提到铭牌,并没有介绍木盒里钥匙的作用。

乌襄思忖答案应该在她小叔那里。

次日,电话联系到乌小叔,她还没说明打这个电话的用意。

乌小叔就率先开口:“阿襄,你来一趟玉湖路红杏里,我带你去个地方。”

看来,他也在等她的这个电话。

红杏里是一个地标建筑的名字,曾因一部电影《等红杏》而出名。

乌襄到的时候,乌小叔已经站在那个有着革命意义的雕塑广场旁边。

她从车上下来,就看到乌小叔脸戴墨镜,穿着长风衣,在十一月的寒风里冷得直跺脚。

看到她,连忙迎过来,“阿襄!”

红杏里这边属于老城区,多的是胡同院子,还有着许多从上上个世纪就传下来的民居。

有些已经被国家收为公有,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着。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私人所有。有的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在别处安家置业,有的将这些标准的四合院改造出租,还有的装修一番,收取门票供人参观。

乌小叔领着乌襄穿梭在小弄子里,越往里走,四合院的规模越大,外观也越显气派。

两人在一个梨木做的大门前停下,门上挂着一把拳头大的锁,锁身已经有些生锈,看锁孔的大小,与昨晚她拿到的那枚钥匙差不多。

不用乌小叔提醒,乌襄拿出带在身上的钥匙插进去,一扭,锁口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