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没办法, 谁知道王家会被下放到运城去, 按她原本的设想,是通过赵方,把王家三口安排到省内的劳改农场, 谁知道赵方出事了呢。
再说运城,她专门去图书馆查了资料,那里正好在边境线上,濒临戈壁,农场里以沙土为主,地下水50%含碱,天气酷暑严寒,降雨极少,昼夜温差悬殊,一年到头风沙天气占了一半,生存条件很是恶劣。
但再恶劣也得去,不然怎么陪王兆衍同甘共苦,怎么在他落难时刷好感度。再说她不是去那边改造的,自然不用像农场里的劳改犯那么辛苦,她是给王家送温暖的,她得抓住机会,让王兆衍早点爱上她,对她死心塌地。
袁二龙口水都说干了,还是没能劝服执拗的女儿,越琴也是又哭又闹,但袁青青始终不为所动,她总不能告诉爸妈王兆衍将来会有大出息,她只不过提前投资而已。
袁青青前往运城的事成了定局,如她所想,王家三口在运城农场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运城农场超强度的体力劳动让素来身体健壮的王建业倒下了。但人一倒下,不劳动,就没有饭吃,至于找医生看病,那更是不可能,整个运城农场千人,每天都有倒下的。病倒了,如果自己能扛过去,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扛不下去,那就只能怪你自己命薄。
在这些出身行伍的管教干部眼里,能来农场改造的就是坏分子,不管你曾经是教授、工程师、干部、大学生,只要来了这里,就一律是需要被管教的劳改分子。
这些劳改分子本就是来改造的,生了病还得为他们劳心劳力找医生,怎么可能!
王静雯一来就被分到农场的食堂打杂,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她本来被娇生惯养十几年的小姐脾气,在这里不到几天就被磨平了。
这里没有人帮她,她爸和她哥比她还不如,她好歹在食堂还能混个半饱,每天活干完还能睡个囫囵觉,可那些在外面挖沟的男人,每天白天干一天活,三餐就是掺着菜叶子的面糊糊和拳头大的苞谷面窝头,连三分饱都混不了,晚上回来还得接受农场里的思想教育,天不亮就得冒着风沙出去干活,简直比旧社会的长工还不如。
这几天王建业倒下了,王兆衍每天将自己的饭省下来给他吃,自己饿着肚子勉力干活,他看着自己父亲消瘦憔悴的脸,一股从未有过的怨气升腾起来,如果再这么下去,他们父子俩怕是活着走不出这里。
就在王兆衍心境生变的时候,袁青青正好像个救世主一样出现在运城农场门口。
运城王家三口日子不好过,留在苏北省的陈婆子照样不好过,六十几岁的人了,被公社分去清理粪坑和粪车,她每天拿着大粪勺,赶着驴车,挨个掏室外的公共厕所,每天一身屎尿味地穿行在大街小巷,隔三差五还得挂着牌子在公社挨。
她本来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能救救她,但老二跟她划清了关系,老大一次也没来看过她,孙辈的更是没人管过她,就连寄予厚望的女儿也主动跟她划清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