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军中几月,他自觉已经看透了徐达这人。
这货吧,带头骂人还行,带头打架都够呛,还得要俩弟弟帮忙。
他擅长的并不是行兵打仗,而是改造兵器。这样的人,其实应该是送去工部最合适。
因为工部有专门建造兵器的军器署,铸造兵器其实是人家军器署的活,可他也不想把这人送给工部啊。
那工部的军器署八百十年才能改进个弓,攒出个炮。再说,要是把徐达放给了工部,以后他用起人来,就太不方便了。
连弩的事儿,这次肯定是要上报朝廷的,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以后全军配备也不是没可能。
周总兵如果愿意,当然也可以把徐达给偷偷藏起来,可他领兵这些年,早就烦透了跟工部之间为了个弓啊箭啊,扯皮个不停。
这事儿他还得再考虑考虑。
且徐达上次看了他的西洋铳,还说这东西造的不好,如果有匠人配合,他倒可以尝试着改进改进。
扬州军仅此一支的西洋铳徐达居然还觉得不行,周总兵很期待他能把西洋铳改装成什么样子。
徐达此人的安排,或者说扬州军的配置,他还得再筹谋筹谋。
等他跟皇上把他想办的事儿给议定妥当了,再把人给喊回来,也不迟。
于是徐家三兄弟和方木匠父子俩,在每人派发了20两赏银之后,被放了回去。
从汝南到京城,也不过几日行程,周总兵和王宗源押解汝南王一家进京当日,两边群演,夹道唾骂。
烂菜叶子臭鸡蛋是标配,沿街也不知道谁找来的大妈,又是号丧又是指天抢地的骂,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人都被汝南王给刨了祖坟了。
一行将人押进了天牢,次日一早,便得召见,进宫觐见皇帝。
周总兵只带了王宗源一人进宫,面圣之前需要卸甲交出兵器,可那连弩却是周总兵在战报上一再提起的,所以这东西由管事太监给捧着,先周总兵和王宗源一步进了宫。
这日正是五日一次的朝会,京中百官皆到齐了,文武分了两边站立,皇帝高高坐当中。
不过,今日这朝会,与往日不同,大太监并没有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而是直接由大太监宣读了周总兵的战报。
其实,今日的朝会,就是扬州军的表彰大会。
捷报早已收到,但是终战的战报还是得念,不然人家周总兵干嘛来了?
大太监读完战报,皇帝喊了周总兵,狠狠表扬了一番,周总兵也从怀远将军兼任的总兵,直接连跳两级,成为了二品的白虎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