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天爷,你这哪是去读书啊,你这是去享福啊!”
马一鸣哈哈大笑,他也觉得,学校的伙食是真的好。
时间很快进入到八月,第一批去各个工厂以及税务局实习的学生马上就要回来了,就在这个关头,李香兰酝酿几个月的那篇报告投到报社。
路阳没有提前看到这篇报告,这篇报告是主编直接审读的,路阳第一次看到这篇报告,是在内刊上。指导老师写的楚韵,作者李香兰。
这一篇报告看下来,路阳终于明白,楚韵那个意味深长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主编知道路阳和楚韵的关系,有一次端着茶杯路过路阳桌前:“你这个老同学,是个能人,以后啊,我们市里肯定能听得到这号人物的名声。”
李香兰这篇报告在全国机关内部引起了多大反响不提,路阳第二篇关于江东专业财务学校的报道见报,还是头版头条,学生们这一个月的实习成果摆出来,所有去各个单位实习的学生都给所在的工厂做出了贡献,各个单位都抢着要。
还有上个月第二届的入学报名图,人头涌动,摩肩接踵。从各个地方来的学生汇聚在这里,只为学到更实用的财务知识,还有一部分特殊的参考者,知青。
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来到报名现场,脱离书本多年,他们所有人都在这次考试中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考上,想通过考试回城回家的渴望,和考试失败的黯然,看了不由得让人心情沉重。
少小离家老大回,他们回得了吗?
这一篇深度报道,又让江东专业财务学校和楚韵火了一把。
此时,江东财务学校变成了江东县的一张名片,有亲戚住在江东县的人,都会写信去问,江东财务学校是个什么样的学校?
江东县的人也为他们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学校感到自豪。
学校修在山坡上,修学校的时候搬运砖头都是走楚韵他们回家的那条小路上去,然后再绕路从楚韵家搬运到左边学校地基上。
现在为了进出学校更方便,县高中发起正在过暑假的学生,和财务学校的学生一起重新修了一条路,搬来石块,从山脚下到学校修了长长的石阶,站在石阶地下,仰起头就能看到学校的大门。
路修成那天,刘校长得意地找人搬来一块大青石放到山脚下,有空的时候,就拿着他的锤子和铁钳去那里敲敲打打,每到傍晚,吃了晚饭去遛弯儿的人,都会去瞅一眼进度。
哟,这敲打出来的,是江东专业财务学校的名字。
等到刘校长把学校名字刻好那一天,他端来大红漆,给名字刷上鲜亮的红漆,就像在大家心里打上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标签。
从此,县里的人傍晚歇凉有了新去处,因为山上就是江东专业财务学校,山下面地方也宽敞,这个地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会计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