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大胤王朝灌溉农田最方便的工具只有人力翻车。
四亩田,有一亩已经移栽了秧苗,其余三亩要灌水,加上柳澈在和阮宁成亲之前,也买了两亩田,加起来就是要灌五亩田,就算有人力翻车也要花很长时间。
阮霄一家人在忙的时候,杨奇也在召集村民开大会,将柳二丫的事儿与村民详细说了,并转告了县太爷的意思,不许再重男轻女,随意贱卖子女。
有过柳二丫的事列在先,村民们倒是乖顺了很多,也没谁提反对意见。
之后,杨奇又给村民们说了吕洪凯和吕承泽要在村里开办私塾的事情。
这话一出,村民们沸腾了,问题一个一个脱口而出。
“村里办私塾是好事啊!还是两位德高望重的秀才相公开办的,日后孩子们要启蒙也不用跑隔壁大关村或是镇上了,能节约好多时间呢,不过束脩会不会很贵啊?”
“肯定要很多银子,镇上的普通学堂一年的束脩一人都得五两银子呢,大关村的私塾就一个老秀才夫子,一年也得三两银子的束脩,读书人就是费银子啊!”
“五六岁的孩子都是个小劳动力了,去读书就没时间帮家里做事了!”
“我儿子笨呼呼的,读书纯属浪费时间又浪费银子,不读,不读!”
听着这些话,杨奇恨铁不成钢的怒哼一声:“你们真是气死我了,读书怎么浪费时间了,多少人想读书都没这个机会呢,现在有机会了,你们居然还嫌三嫌四的,我……”
他猛的站起来:“你们能不能争气一点,不读书你们是要孩子跟你们一样种一辈子的地吗?种地有多辛苦你们不清楚吗?
还有这个束脩,吕老秀才他们明白大家都苦,所以吕老秀才说了,一个孩子一年只需交一两银子的束脩,但笔墨纸砚得自家自备,私塾不提供,而且村里得集资把私塾盖起来。”
这番话一出,不少村民都蠢蠢欲动,虽然一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挺多的,可与镇上和大关村比起来,那可便宜太多了。
杨奇继续道:“孩子有没有读书的天赋那不重要,就算不能考秀才当大官,学会识字也是好的,到了外面既好找活做也不会吃亏!你们说说这些年你们之中有多少人因为不识字而吃大亏的!”
村民们都沉默了,觉得杨奇说得太有道理了。
见村民们已经心动,杨奇又继续对他们灌输读书好读书才能脱贫的各种思想。
……
阮霄等人一直弄到了天黑,也没能把五亩田给灌溉好。
黄昏之时,阮宁和柳澈才回来,见阮霄等人累得脸红脖子粗的,阮宁极为心疼,也知道灌田的辛苦,得快点把高转筒车制造出来才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