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信在想如何可行先生之策。”
“哦?”张良笑着看着姬信问道:“公子可是有何不解?”
“是。”姬信黯然地点了一下头。
“先生,之策可为我谋得大军,亦可谋得屯粮,助我能在乱中得立。”
“但是先生,这第一步,信就不知该如何施为。”
说着姬信指向地图上的骊山。
“骊山之地位于关中咸阳之侧,关中各地关口皆有秦军驻守,是严防密布。而骊山又为皇陵,如此之地,我等起军不过万余如何能破?”
姬信说的不无道理,先不说骊山为始皇陵,定有兵力把守。
就是骊山的位置,位于秦国腹地,就根本不是他们这样刚刚起军的乱军能够抵达的地方,又如何能破那骊山将那二十万囚卒放出施为己用?
张良看向图上的骊山,却是笑着问道。
“公子,可知如今秦国之策?”
“秦国之策?”姬信一愣:“何策?”
张良信步走到了图前,指着那地图:“秦国的平乱之策。”
说着他用手在地图上圈出了一块地方:“如今秦国兵力四散,难以调聚,对于六国之地的所控皆弱矣。”
“兵力尚存之处,是在关中。关中正军所余当有十余万,或是二十万。”
“其中数万于咸阳城中。”
“数万于函谷领汉中更正卒。”
“数万领河西驻守上河西郡。”
“数万领巴地,立巴郡楚地之侧。”
“数万受陷阵所领于陈地平叛。”
“如此,关中正军兵力尽分,所驻各地兵力是为更卒。这其中包括这骊山之地,如今的时候秦国有多少兵力看守这支囚卒?”
“恐怕这其中不过是更卒尚在,受咸阳之中威慑罢了。”
·
张良回过头来看着姬信:“公子,你说,如果此时囚卒暴乱呢?”
“暴乱?”姬信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眼前渐渐亮了起来。
“如今国中各地民生艰难,这只囚卒该是过着怎般的日子?”张良继续说着。
“其中之人多为六国降服,又或是重罪处责之人。对秦本就固怨,忌于所威,才是不反。”
“然此时无有重兵之力,又受饥寒之迫。若安排于人在期间煽鼓,说秦欲将此中之人皆落殉葬,再有人带势而起,叛于秦军。”
“此二十万人一呼而起,公子认为,骊山可破否,以如今的秦力可有力镇压?”
姬信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他好像已经是看到那二十万人一呼而起的模样。
“到那时,自是秦国关中动乱,可命那煽鼓带势之人在说与囚卒说是韩王旧子欲解救其中,他们可来此处寻于公子,公子会予他们吃食兵甲。”
张良指在秦国关中通向北地的必经之路上。
“待与其人会和公子可做惊善之态,言明不知又此多人受秦之苦,未有这般多的粮草养活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