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分卷阅读702(1 / 2)

上赶着不是生意,被汉人劝降才有牌面,主动找上门总感觉低人一等。

可是汉人招降也要挑挑拣拣,万一对家被挑上他们没有被挑上怎麽办?

端着姿态可以提高身价,要是汉家朝廷压根没看上他们,他们再端着就该闹笑话了。

是求稳主动服软请求归附,还是坐等汉家使臣到他们族地招降?

很多部落首领都想选後者,但是他们又不确定後者保不保险,于是就一直纠结着拿不定主意。

汉家大军一时半会儿打不过来也没关系,他们这是未雨绸缪,等到打过来再纠结就来不及了。

唉,真愁人。

王韶不知道远方吐蕃部落首领们在发愁什麽,他最近在忙着修堡寨屯田经营刚到手的地盘。

通远军离秦州太远,镇洮军离秦州更远,两地都很容易被掐断补给,屯田筑堡迫在眉睫。

秦州官府的人要以秦凤路的军务为重,能跟他一起深入河湟的官员不多,冯京直接从京兆府派了好些人过去帮忙。

官家已经明言要王韶收复失地,他这个转运使必须得把後勤工作做好。

有冯京的帮忙和王珪的一路绿灯,王韶先在通远军西北不远处修建渭源上下两堡,然後将渭源堡到秦州的渭水沿岸五百里都划为可供开垦的土地。

地广人稀的地方最适合搞大规模屯田,百姓不够士兵来凑,只要把田垦出来,接下来打仗的物资就有了。

先开垦荒地囤粮,然後找个合适的地方设市易司来吸引商贾赚钱养兵,就和种世衡老将军当年经营青涧城一样。

只要进行的顺利,他们不需要朝廷另外拨钱,只靠边地贸易也能筹集到足够的军费来收复失地。

进行的顺利的前提是没人反对,屯田还好,转运司可以直接做主,设市易司需要京城的许可,京城不同意边地就设不了市易司。

问题是,有人觉得在通远军设市易司会影响秦州的税收,而且通远军离大宋腹地太远,在那边攒钱囤粮风险太大,不管是屯田还是设市易司都持反对意见。

之前为什麽反对深入西夏境内修筑罗兀城,现在就为什麽反对在通远军屯田设市易司。

冯京有资格批准王韶在渭水沿岸屯田,却没资格批准他在通远军设市易司。

不过没关系,天下终究是官家的天下,官家同意就行。

冯大人到陕西来就是奉旨搞钱,通远军设市易司赚的是番邦部落的钱,就算对秦州的生意有影响也不会太大。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做生意最忌讳束手束脚,干什麽都瞻前顾後还赚什麽钱?

这不让干那不让干,他们不穷谁穷。

还好官家清醒。

冯京给通远军市易司准备了三十万本钱,其他地方的市易司都是这麽多本钱,通远军市易司随大流,三十万不算多也不算少,有什麽急需用钱的地方还有陕西转运司撑着,不怕钱不够用。

通远军的垦荒屯田和边地贸易进行的如火如荼,定边军的垦荒屯田和边防建设也进行的热火朝天。

管理城池第一步:统计现有真常驻人口。

定边城是一座废墟上新建的城池,百姓寥寥无几,入目所及全是兵。

很好,第一步省了。

管理城池第二步:了解周围的环境吸引常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