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分卷阅读535(1 / 2)

华的地方多的多的多,这种情况下指望百姓精耕细作没用,随便来个水灾旱灾就能让农人一年的辛苦白费。

高産作物很有用,他们现在就是需要救的那个急。

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米面,和树皮野菜相比还是玉米红薯土豆更胜一筹。

正好朝廷拨钱给他们兴修水利,只要水渠到位,就算不下雨也不担心玉米不出苗。

今冬和明年上半年抓紧时间兴修水利,明年五月贷秋料的时候就能把种子一起发下去。

所以明年的青苗法和今年的青苗法一样吗?

苏通判是个急性子,青苗法相关的事情也容不得他们不着急,这事儿他着急没用,只能委屈京城掌权的大佬们牺牲一下放假时间赶紧制定出新章程了。

腿腿,您觉得这主意怎麽样?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看完信後直接带着信去找他爹,虽然他是当朝储君,但是青苗法相关的事情还是得找他爹。

对此,官家表示,他也不是什麽信都想看。

占用假期时间是不可能的,再着急的事情也得等到年後。

主要是过年前後他的肱股之臣们都在忙家里事凑不到一起,他本来的打算就是年後召集政事堂和条例司的官员坐下来好好说话。

过年放松几天,他也好真正静下心来考虑接下来要怎麽办。

这一年来只顾得闷头和朝臣吵架,回头看看的确有不妥当的地方,幸好政事堂的几位相公没有全部被他气跑。

青苗法往哪个方向改他还没想好,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还钱时的那两分利必须得取消。

官府可以不借钱给百姓,但是绝不能在需要粮食救命的时候找百姓收利息。

至于家中贫困到什麽程度才能找官府借粮,还得商量过之後才能决定。

这份钱不是赈济救灾的钱,赈灾的银两花出去回不来,青苗钱花出去还得要回来,要是二者混为一谈,朝廷又何必费劲去推行青苗法?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仓促推行下去问题太多,新政果然还是得慢慢来。

赵大郎转身想走,他已经知道在他爹上头的时候说服他改变主意有多费劲,短时间内他不想和他爹讨论新政相关的事情。

他还是个孩子,他懂什麽?

切~

然而他想说的时候他爹不让他说,他想走的时候他爹又不让他走。

官家成年许久终于迎来了叛逆期,这个叛逆期还全使在亲儿子身上了。

太子殿下:……

说真的,他感觉他这个儿子比当爹还操心。

行吧,让他看看他爹又有什麽奇思妙想。

事实证明,让王相公和其他几位相公坐下来好好说话正这个法子根本行不通,不管之前说的多好,几个人凑到一起都会演变成吵架。

冷静是冷静不下来的,只要人凑到一起,在朝堂还是在书房没有区别,总之吵就完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