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起来可不管对面读过几本书,不得武将来做好安保工作啊?
所以这门亲事能成吗?
苏景殊不太确定,于是看向早有猜测的小光国公。
赵仲针非常笃定的点头,“放心,能成。”
只要狄将军和姑奶奶没意见,别人有意见也没用。
“娘和大娘娘之前提过这事儿,但是当时觉得这事儿不好开口于是没有说。”赵仲乱笑的露出小白牙,“可能是今天比较合适说亲,所以大娘娘和姑奶奶说了这门亲事,姑奶奶没意见,狄将军肯定也不会有意见。”
他们家姑奶奶那麽厉害,和狄将军般配的不得了,爹爹肯定也不会有意见。
苏景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官家没意见,乐平公主没意见,狄将军没意见,那麽有意见的就只剩下朝中大臣。
那没事儿了,他们有意见没用。
管天管地还管人家男婚女嫁,家住海边儿啊管那麽宽?
话是这麽说,但是苏景殊还是觉得这事儿可能没那麽顺利。
乐平公主看上的是别的将军还好说,看上的是狄青的话,想想史上狄青的凄惨下场,他觉得那些看不惯狄青的文臣不会善罢甘休。
书房里的官家的确没意见,狄青这样的天生帅才可遇不可求,他巴不得用姻亲关系将人绑死在大宋这条船上,谁有意见他都不可能有意见。
将来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正好狄娘娘也在,让太後皇後狄娘娘带着公主去商量婚事,狄青留在书房陪他说几句。
还有外面那几个小子,也都进来说话。
乐平公主心情大好,出门的时候顺便让几个小子进去,她去喊上皇後一起找嫂嫂和狄娘娘商量婚事。
苏景殊有些紧张,“我也进去?”
他觉得他可以去找庞昱说话,今天来的还有不少认识的国子生,虽然他们的年纪差的有点多,但是说话聊天还是没关系的。
庞昱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他和青松兄在悄悄写话本,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去找他们听故事,大不了待会儿还去给庞衙内讲故事,反正肯定不会无聊。
赵仲针拍拍衣摆站起来,“都进去都进去,你又不是第一次见我爹,没什麽好怕的。”
他感觉他爹比仁宗皇帝好说话多了,仁宗皇帝脾气好但是耳根子软还偏听偏信,他爹脾气也好但是自己有主意,绝对不会因为几句谣言就处置人。
不管怎麽说,他爹都是最好的。
赵曙看了一上午的奏疏,正好歇一歇醒醒脑子,“将军放心,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道理因为旁人的指手画脚而放弃一桩好婚事,乐平姑母的脾气你也清楚,你若是愿意朕这就赐婚,你若不愿朕也有机会拦住。”
毕竟成亲是两个人的事,同不同意全看狄青自己,狄青要是不同意,就算是他是皇帝也不能强迫人家娶公主。
公主想嫁人还得逼着驸马娶,传出去多丢人?
狄青看皇帝一点儿也不担心他娶公主会对朝中文臣带来什麽样的冲击,这门亲事对他而言也的确没有坏处,于是爽快的跪下谢恩。
赵仲针回头挤眉弄眼,他说什麽来着,这门亲事肯定能成。
苏景殊朝好事将近的狄大元帅眨眨眼睛,然後规规矩矩的拜见皇帝。
赵曙私底下没那麽多规矩,摆摆手让几个孩子都起来,“自己找地方坐,朕正好有事儿想问问。”
赵仲针不明所以,“什麽事儿?”
赵曙笑吟吟的走过去,“小郎今年多大了?是不是也要到了议亲的年纪?”
苏景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