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丈夫换洗衣服?”
程家自诩豪门,家里的仆从不在少数,并不缺浆洗衣物的下人。
苏八娘也是从小被爹娘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嫁到程家本来就受了一肚子气,没道理被人欺负到跟前还不反抗。
多大的人了不知道自己换衣服吗?有本事他出门和同窗宴请也穿脏衣服去。
自己有手有脚非得等别人操心,家里缺给他洗衣服的下人吗?
她不反驳还好,反驳了之後她那婆婆直接怒不可遏,一边跳脚一边给她立规矩,让她以後不光要早起晚睡伺候丈夫给丈夫洗衣服,还要连着婆母小姑子一起伺候。
说什麽嫁到程家就是程家的人,若有怠慢家法不容。
就程家内里的藏污纳垢,他们还有家法?
气的八娘直接回娘家,这日子不过也罢。
苏洵夫妻本就正不乐意让女儿嫁娶程家,屈从旧俗和程家的压力已经让他们夫妻二人心如刀绞,得知女儿在婆家过的是什麽日子後勃然大怒,宁可和程家撕破脸也不肯再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程家在官场上有人脉,他苏洵也不是一点门路都没有。
之前碍于旧俗和姻亲不好直说,既然程家不肯做人,他苏家也不会窝囊到非得牺牲女儿。
苏洵强硬的让女儿和程家子和离,程家哭天抢地不肯离也不行,不是只有他们程家能借官府之势押人,眉州那麽多官府衙门,程家老爷子已经去世,小一辈还没有考中进士,中间夹了个酗酒好赌的程浚,看看事情闹大了官府向着谁。
这事儿是程家先不把他们苏家的女儿当人,苏家反击是天经地义。
老苏这暴脾气忍了几年彻底爆发,程家祸害他闺女,他就让程家全家都没脸见人。
程之才还要考科举,程家不顾程之才的前程的话尽可以把事情闹大。
他们家的确有俩小子也要参加科考,但是程之才敢说学问比得过他们家子瞻和子由?
程家的确不敢,被骂的狗血淋头也不敢吭声,只能暗戳戳搞小动作败坏苏家的名声。
程夫人这几年被闹的心力憔悴,她也懒得再和娘家纠缠下去。
亲哥不当人,她就当娘家人全都死光了,这个眉州不待也罢,他们举家搬迁到京城。
要不是有搬家这件事儿在前面吊着,苏轼考试的时候也不会那麽消停。
考中了就搬家,考不中就得留在眉州等下一届再考,他再怎麽作天作地也不会在这时候使性子。
为了姐姐,他苏子瞻必须名列前茅。
然後全家就快乐的搬到了京城。
眉州地方小,程家又惯爱用不入流的肮脏手段,没必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到他们身上,搬到京城开啓新生活就是。
京城那麽大那麽繁华,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应有尽有,挣钱的时间还不够,哪儿有时间想以前的旧事?
程夫人和苏八娘来到京城後精神都好了不少,她们娘儿俩前些年让程家那些人折腾的连个好觉都没法睡,整天除了胡思乱想还是胡思乱想,连家里的生意都给耽误了。
彻底撕破脸就是海阔天空,现在想起来搬家之前将食肆和布店低价转让给其他人时程家人那扭曲的表情依旧会心情大好。
苏八娘挽着娘亲的胳膊,“娘,柳家教导女儿的说辞像不像程之才他娘当年说的那一套?”
嫁到程家就是程家的人,伺候丈夫伺候婆婆伺候小姑子,敢偷懒就是家法伺候。
切,真把程家当土皇帝了是吧?
程之才他娘当初是故意难为她才这麽说,柳家父女和颜查散却好像真心实意认为女子就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不能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