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分卷阅读119(1 / 2)

,试图更快更好地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而康熙也在一点点改变着自己的态度。

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重新颁布律令,仔细规定了女子出嫁和男子娶亲时所需要的嫁妆和彩礼,不能过分浪费和奢华。

不能随意买卖自家女儿,更不得溺婴,否则便会有牢狱之灾。

朝中的律令利用加急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各家各户。

甚至在各地尚未准备的时候,重新开始排查各地的人口。

新的律令一出,朝中的官员们虽然没有什么表示,一切一如往常,但是在民间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时间议论纷纷,颇有些人心惶惶的意思。

尤其是伴随律令而来的各种做法,在各地设专门的女子管理处,每家每户一旦有新的女子出生便要立刻抱到管理处之间来。

朝廷甚至专门拨出一批银子,用来教导女幼童。

日后五岁到十岁的女童便不再和村子里一样只农闲和晚间的时候去村子里读书,而是有专门教导他们的地方。

有关女子的一系列变动,自然有许多人看不惯,有人甚至写了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义正严词批判这个制度的不合理。

如此种种,康熙在皇宫之中额一清二楚,但是他并未动怒。

只是不久后,报纸上便出现了另外一则内容。

溺婴杀女,导致许多人连成婚都困哪,一些村子中的单身男子也越来越多。

而成家立业被看做最为重要的事情,如今因为女子的减少,结婚生子的人也大大减少,这简直是不敬天地,不敬祖宗父母。

康熙用自己的口吻发布了这则内容,民间的争端少了许多,不过仍旧显得有些人心惶惶。

朝中拿出钱养自己的闺女固然是好的,但是这律令能维持多长时间,准备将自家闺女养成什么样子,这都是不确定因素。

况且大清范围广阔,即便是康熙的律令也不可能第一时间便达到各地,民间百姓之中不信任的人还有很多。

即便女子管理处已经开课,还有不少人家故意将自己的女儿藏起来,就是为了不让她们出门上课。

尤其是稍微有些家财,家中出了秀才或者是举人的门第,很少让家中女子出来露面,康熙的律令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因此各地争执不休,在报纸上吵来吵去。

但皇帝铁了心想要做一件事情,即便争执不休,女子管理处还是办了起来。

管理处由各地的八旗女子牵头,同各地府衙联手,女子学堂也算勉强开了起来。

不过康熙并未彻底放心,一个律令想要彻底实施,这其中免不了有些牺牲,因此康熙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溺婴这一行为实在是太过残忍,溺婴成性时间久了甚至会危及整个大清,这种不正之风必须尽早清除。

就在康熙准备用铁血手段,镇压那些吵嚷不休的人时,一则好消息传来出来,顿时转移了朝臣和百姓们的目光,女子管理处的推行也越来越顺利。

玉米和红薯两种作物,在从地方献上来之后,在京郊皇庄上又培育了一整年,终于将各种培育的结果报了上来。

“亩产真的能有这么高?”康熙看着奏折上的数据有些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