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554节(1 / 2)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6940 字 1个月前

眼下,国战已经大胜,赵氏一族不必再颠沛流离一批批死于沙场,还将压在赵氏头上的宋氏给彻底掀翻,再也不用受谁的气、谁的算计。

一家人终于能想在一起吃饭就在一起吃饭,想坐在一处闲聊就坐在一处闲聊,纵然有些磨难,也不妨碍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轻松的笑容。

赵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如何能不心情大好?

自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了,赵宁方能去考虑天下人,方能更好的为天下平民百姓争公平与尊严,没有后顾之忧的把自己的大业推向新的高度。

杨佳妮在跟他分别的时候,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赵宁回答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回答,回答了的是公心,没回答的是私心。

这个私心就是,赵氏仅仅成为第一氏族是不够的。

这天下从来没有延续五百年的第一氏族,汉朝之后,每个朝代的皇族能够延续两百多年,就算是莫大的幸事。

一旦皇朝灭亡,皇族必遭大难——那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赵氏被历史洪流推到了皇族的位置上,可赵宁不想看到赵氏遭受灭族之祸。

宋氏灭亡的惨状就在眼前,那不是死百十个人的问题,现在大牢里还关着宋氏的诸多旁支族人,等待他们的命运,绝对不会好。

赵宁要的,是赵氏一族能够不受大灾大祸的一直延续下去。如今既然已经成了天下第一氏族,那前方就只有一条路:一直做第一氏族!

如何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历朝历代的路,都不可能成为赵氏的路,因为每个朝代都灭亡了。

好在赵宁知道那些朝代是如何灭亡的。

但凡是用一批新的权贵,去换掉一批旧的权贵,那新的皇朝必然会在权贵阶层压迫天下百姓过甚,百姓群起造反的皇朝末世之时,被后来的皇朝给换掉!

所以赵氏的统治基础,不能是世家门阀,亦不能是寒门地主!

那得是天下人!

唯有赵氏的皇朝,代表了天下最广大的平民百姓的利益,它才有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赵氏这个第一氏族,才能一直都是第一氏族!

所以,大晋的子民,必须人人有公平,人人有尊严,人人不受压迫,人人不受剥削!

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都能生活的幸福美满,那天下人就不会造反。天下人不造反了,皇朝岂不是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天下第一氏族,岂非就能一直是第一氏族?

这,是赵宁努力的方向,是他脚下的道路。

虽千万人亦往矣,纵不能至也要拼尽全力!

————

本卷终。

下一卷:革新战争。

第六一五章 思辨(上)

同光二年二月,河北,唐兴县。

李虎指着白洋淀兴致勃勃的给赵宁介绍:“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白洋淀了,水域纵横芦苇连绵,唐兴县不知多少渔民靠他为生。

“东南边连着的狐狸淀,二者加在一起有百里方圆。国战期间卑职隶属曹云烨将军麾下,就是在此奋战了数年。”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白洋淀的芦苇已经抽出绿杆,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嫩芽,不远处还有几艘又小又破的渔船,在其中缓慢穿梭,不时可见渔民挥臂撒网。

寻常景象寻常人物,画面落在赵宁眼中,却有着深邃隽永的意境。

他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萧燕调集大军,四面合围白洋淀,成群结队的船只满载披甲执锐的天元战士,向深处浩浩荡荡开进,围剿白洋淀义军的场景。

彼时,奋战在此的白洋淀义军,犹如被群狼环伺的羊群,一定是分外紧张忐忑。

可他们最终克服了恐惧,在水域深处不断反击。

骁勇的将士或者刺鱼一样从水里跃起,或者鬼魅般从芦苇里杀出,船上的天元战士往往还未反应过来,脚下的船便被凿穿,脖颈处便插上了利箭。

可歌可泣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大晋将士的智慧与骁勇,英雄的赞歌应该长久流传,通过说书先生的口,陪伴一代又一代市井孩童的成长。

“那时候不仅作战艰难,每回天元大军来进攻,我们都要死很多人,被染红的水面上飘着的,多半都是我们的人的尸体;

“而且越到后面我们的粮食越少,周围的百姓不怎么接济我们了,大伙儿吃的都成问题,有时候不得不饿着肚子跟敌人拼杀。”

说到这里,李虎有些唏嘘,“好多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不下去,尤其是营寨里不断有人病死饿死,却得知自己的家人乡亲,在天元公主治下活得还不错的时候。

“那会儿,我们真感觉自己是个孤单的异类,做着不知所谓的事。

“好在营寨中的将校们斗志坚定,常常对我们晓以大义,我们才没有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才终于等到殿下率军进入河北的那一天!”

李虎脸上有了由衷的笑意,好似陷入了最美的回忆。

他接着道:“殿下可能不知道,当我们得知殿下击破天元大军沿河防线,率领战无不胜的郓州军,成功踏足博州时,满营上下是何等沸腾。

“大伙儿抱在一起相互庆贺,比过年还要开心百倍,那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我回头看向一向稳如泰山、信心坚定的曹将军时,才发现无声看着我们庆贺的将军,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

说完这些,李虎情不自禁向看着白洋淀的赵宁俯身下拜,“对我们来说,殿下就是救世神灵,没有殿下就不会有活着的我们!

“所以去年殿下来河北的时候,反抗军将士才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殿下成为反抗军首领。我们心里始终坚信,殿下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出黑夜,迎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