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8 章(2 / 2)

那一年梁柔已经十四,丰朝的贵女大都会在及笄后,十五六岁的年纪出嫁。

薛皎和梁桓的婚礼流程走得很快,也花了三个多月,这也一直是薛皎被人诟病的一点,婚嫁流程走得太急,显得女儿家不矜持,男方不重视。

梁柔十二三岁时候,她母妃便在物色尚京城中适龄的贵胄子弟,为梁柔的婚事做打算。

齐王府唯一的嫡女,梁柔的身份足够高贵,她的婚事必不可能太差。

但“好婚事”之间也不是完全一样,一般好,比较好,非常好,好到整个尚京的贵女都会羡慕,这就是差别。

梁柔想要的,当然独一份的,让整个尚京贵女都羡慕的婚姻。

可尚京城中适婚贵女,梁柔却不是独一份的高贵。

与她年龄仿佛的,单是皇族就不止她一个,宫中皇帝同母亲妹六公主,大长公主的女儿云嘉郡主,还有福王的嫡幼女宝华郡主。

更不用提才名远扬的宰相嫡女,出了名貌美的太常寺卿嫡孙女,以及温柔贤淑,贤名得太后夸赞的礼部尚书嫡长女。

这些贵女们,出身家世不比梁柔差,自身又各有所长。

梁柔有什么呢?

她家世好,但王爷的女儿,如何比得上皇帝的同母妹妹。

她容貌不错,但也就是不错罢了,其他那些贵女哪个都不比她差,就连同母的两个哥哥,若是为女子,在外貌上也比她出众。

比才学,宰相嫡女文采斐然,琴棋书画女红针黹无所不精。

比容貌,太常寺卿的嫡孙女貌若天仙,上元节意外掉了帏帽,引得万人瞩目,尚京城至今还流传着她的美名。

比性情……比性情,大部分贵女都比梁柔温柔,她唯一流传在外的名声便是性情骄纵,八/九岁的时候去别家府上做客,因为一点口舌之争,将一小官之女推入

荷花池,险些淹死。

当时可以用年少无知来掩饰,但到了结亲的年岁,女方家里会打听适龄贵胄子弟,男方家中同样会打听女儿家的名声品性。

这么一对比,在同样家世差不多年岁的贵女中,梁柔没有丝毫优势。

那还怎么嫁如意郎君呢?如果嫁得不好,被其他贵女们比下去,对梁柔来说,比死还难受。

那时候,齐太妃已经在筹划替女儿扬名,有她配合,孝名是最好谋划的。

虽然普通了点,但有总比没有好。

恰此时,她们安插在薛皎院里的钉子,送来了记录的错漏百出的诗句。

哪怕只有零星碎语,诗句中漫溢而出的文气,即便没读过书的下人也知道不同凡俗。

毕竟是给儿童的启蒙诗,浅显易懂,也更易打动人心。

齐太妃和梁柔读的书不多,可好歹是世家贵女,读书识字、赏诗鉴画是必修,可以不会写,但要看得懂好坏。

这些诗好吗?好极了。

哪怕只是残篇,已经让两人心动不已,互相对视一眼,母女俩心意相通。

有了目标,再去行动就简单了,府中遍是她们的手眼,得手理所当然。

可惜她们没预料到的是,梁贞实在太过聪慧,以至于薛皎教她背诗,很少重复第三遍。

靠着下人们互相拼凑,好歹凑出几首完整的诗,只是光靠耳朵听,又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下仆,难免有错漏。

最终落到梁柔手里,可供她挑选的,寥寥无几。

齐太妃旁敲侧击,甚至不惜哄骗亲孙女,再三确认这些诗虽不是薛皎所作,但原作者皆已作古,而且在这世上,只有薛皎知道。

既然如此,她们便可以安心施为了。

偷来的几首诗中,有的错漏太明显,是同音或者谐音的字,两人找不出正确的。

这种事也不好让外人知道,唯一有能力为她们提供帮助的梁桓,还得瞒着,否则一定会站在薛皎那个“小贱人”一边。

于是只能忍痛放弃,再排除梁柔看不上的《悯农》二首,《咏鹅》等诗,只剩下一首《春晓》可以抄。

薛皎自锁院内,外界消息一概不知,直到梁桓主动到她面前道歉。

薛皎看着梁桓嘴巴一张一合,觉得自己像在听一个地狱笑话。

《春晓》怎么会是梁柔的诗呢?

《春晓》唐·孟浩然!

唐·孟浩然!

孟浩然!

那是孟浩然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