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眼看就要满七岁,当然不再好比从前一般任人摆布,对太后的畏惧也有所改善,表现得甚是温顺,只不过这非但没有让太后放心,反而更添不满这都是因为小韦氏在旁教导,太后当然会耿耿于怀,这才是亲生母子呢,小韦氏的一句话,胜过旁人多少劝导。
只不过因着天子态度的逐渐改变,太后到底不好对小韦氏更多苛责,以防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来挑唆她与天子的母子情份。
故而倒也没像早些年一般,禁止小韦氏前往紫宸殿见圣,不过母子两个一言一语,自然逃不过太后耳目。
谢莹原本对小韦氏不以为然,并无过多尊敬,只不过察觉到太后对小韦氏的处处防范,故而才转变了态度,逐渐与小韦氏热络起来,意图取得她的信任,挖掘出小韦氏的心思企图,及时告知太后。
但今日她却没有套问出小韦氏心急火燎入宫究竟是为何事,于是开始暗中使绊:王妃莫不是听说近日以来常有宫人中暑,心忧圣上龙体?王妃不需焦急,姨祖母虽然政务繁忙,并未疏忽圣上安康,早就交待了太傅,暂停了授课,待天气略微凉爽再说。
这话里有不少陷井,小韦氏若是没有否定,一来承认了自己刺探禁宫之务,二来岂非质疑太后不够关怀圣体?但小韦氏一贯自以为是,她与太后是同胞姐妹,血缘至亲的关系根本不惧外人离间,虽然得夫君义川王明言,小韦氏却使终不那么相信太后会对她如此绝情,只不过仍然对义川的话言听计从而已,并不把谢莹看在眼里。
是以这时她压根没有搭理谢莹,也没有否定自己其实并未听说宫人中暑,更加没有否定心忧天子,而是直冲冲地说道:阿姐,贺淘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硬是要与赵氏和离,郡王斥他荒唐,他干脆叫嚣着要以无子之名休弃赵氏,不顾我与郡王喝阻,已经把赵氏送回了娘家去,阿姐,赵氏可是你为贺淘择选之世子夫人,可得拿个主意。
十一娘一听是义川王府的家务事,再兼太后没有其余嘱令,知情识趣地退避出去,谢莹目送着十一娘悄然退离,偏要插嘴:莫不是世子与世子夫人闹了矛盾吧,那时姚姬意图陷害世子夫人,世子可是维护得很。
她说完便看向太后,见太后并未不满,也没有任何示意她退避的表现,谢莹暗暗得意,岂不证明太后对她比柳伊水更加信任?她大可不必如同柳伊水一般处处小心。
贺淘与我一贯不睦,赵氏初嫁时,倒还对我言听计从,正是因为那姚姬背后唆使,赵氏倒与贺淘夫妻齐心了,我哪里知道他们两人有没有矛盾。小韦氏轻哼一声:赵氏为贺淘所恶,论来我也称心,只不过要是赵氏真被休弃,就怕贺淘再娶权贵门第女儿为妻,矮郎对这长子一贯有些愧疚,许多事都顺着他,阿姐,这事究竟应当如何,还得你来拿个主意。
又说十一娘,虽说及时退避了,但就凭小韦氏那一番话,已经猜到了贺淘在打什么主意,其实贺湛的耳目早就报知,贺淘与贺淇素来便有交往,贺淇已经在筹划兵变,十之八九会把贺淘拉下这趟浑水。
贺淘在这关键时刻坚持要与赵氏和离,大约也是防范事败,不愿牵连无辜。
义川郡王恐怕并没意识到贺淇已经步入太后陷井,就要狗急跳墙了。
这也并不算得奇异,义川虽然早怀野心,一直以来都在暗中私蓄人手,或许也在各处安插有不少耳目,然而仁宗帝崩逝之前,义川并未将贺淇这个自作聪明的侄子放在眼里,只怕根本没有在汝阳王府安插暗线,待得宗政堂组立,要再想安插耳目进汝阳王府,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不比得贺湛早在多年前便与十一娘商量计定,激生汝阳王的野心,早早安插了人手在汝阳王左右,自然对汝阳王的行动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