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的竹墙上动起了工。
她要在两面竹墙上各打一个口子。
这个活陆瑶在给自己修门的时候就做过一次,第一次做的时候没经验,倒是吃了不少的败仗,但是她现在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又是修比们小许多倍的口子,做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
她从自己之前砍好的竹子里挑出长短合适的砍好,做成框架,然后从既定的口子处砍断那一段做墙壁的竹子,最后在交替间将框架替换进去,支撑住上下的竹子,一个方便烟道进出的“小门”就这么做好了。
陆瑶如法炮制了另一个小门后,就开始修建起自己在柴房的窑。
着重的改造点在于加长烟道,其余的构造一切照旧,陆瑶有过两次修窑的经验了,这时候做起来也十分手熟。
第二天下午,陆瑶将烟道口从屋子的另一端修了出来,然后将最后的出口对准了下风口,也就是菜园子的方向。
最后一步也做完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泥窑和泥墙风干了。
泥窑不比泥墙,泥墙功能粗糙,面积又大,而且和灶火隔着距离,所以陆瑶可以在屋子里烧大火加热。
换成泥窑陆瑶可不敢这么干,那可是进行高精尖文明技术活动的基础设备,所以陆瑶还是老老实实和之前一样等风干。
顶多是屋子里的那一段烟道占泥墙的便宜,干得快一些。
接下来就是等了。
陆瑶本想顺手捏些陶罐一起风干,但是到底对自己这看似“合理科学”“无懈可击”的修窑办法有些忐忑,想着又不差这几天,干脆觉得等窑完成后再继续烧陶。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陆瑶忍受着寒冬突至,屋子保温效果差的苦楚,白天夜里都得时不时去给灶里加柴火,以防火力小了,屋子的温度冷下去。
这么苦熬着,总少不了胡思乱想,陆瑶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忍不住又开始担心自己改进的窑会不会失败,有没有什么烧陶的知识是她不知道的,会不会这么修窑以后都烧不出好的陶器了……
然而再怎么焦虑,也等结果出来再说。
三天后,泥窑风干得差不多了。
陆瑶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柴房里点燃了窑内的第一把火。
大火在窑里烧起来了,整个窑里橙红一片。
陆瑶默默在窑口前蹲了一会儿,就按捺不住地起身去看她修的长长的烟道。
此时窑里的火才烧起来没多久,陆瑶在烟道旁看不出什么区别,伸手去摸,也是一片冰冷。
陆瑶讪讪地移开手,绕着烟道来来回回地走,像只等着吃热豆腐的急猴子。
随着大火的持续燃烧,陆瑶又给窑里加了次柴火,这时泥窑的温度就已经很高了,窑的表面一层泥在大火的烧持中逐渐变干又朝着棕红色变化。
她继续回到烟道旁观察,这时候就看出区别来了,烟道表面开始冒出一丝丝的白气。
陆瑶初时担心这是烟道里的烟气漏出来了,等她嗅了一下发现不呛人后,才松了口气,原来这是被烟道里的高温烟气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随着水蒸气缓缓蒸发,烟道外面摸着也渐渐有了温度,陆瑶里里外外地跑,不停地去摸烟道,摸完外面柴房的烟道,又进屋去试屋子里的,床底下的,忙个不停。
屋子里的烟道热起来的速度比外面要慢一拍,陆瑶一开始等得有些心急,担心屋子里的烟道温度可能不够。
但是等外面的火烧了半个小时左右,屋子里的烟道终于摸起来达到了烫手却不伤手的程度。
陆瑶因为里里外外地跑,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乍一感受之下,竟是觉得屋里的温度和之前没什么变化。
但是很快陆瑶就反应过来,没感觉,事实上就是升高了。
因为之前不点火时,屋子里是冷冰冰的,她在屋子里也能冷得打哆嗦。
她现在屋子里也没有点火,却感觉和之前灶里烧着大火时一样。
等陆瑶坐在床上也能感到热力源源不断地从床下的烟道传来,甚至开始觉得穿着羊毛毯马甲在屋子里有点热时,她终于敢确定,自己的设计成功了。
陆瑶躺倒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嘴角弯出的弧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这个冬天,再也不用怕冷了。
陆瑶躺了一会儿,又点开了游戏面板,打开商城的技术指导进行刷新。
作者有话要说: 泥墙和炕,两个一起满足=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