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知道木白遭遇到了什么“意外”的罗贯中彼时当真是有几分犹豫的,他对老朱家的观感不是很好,连带着,对皇孙这个身份也有几分微词。
但是当他得知这个皇孙的身份正是木白时,好吧,罗老先生此刻的心情就和那句话一样——
我是想要拒绝的,但是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对于一个著书匠来说,将自己的书出版是他绝对不能抵抗的诱惑,尤其罗贯中在这次之前已经走遍了大明的几乎每个可能为他出书的角落,他很清楚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他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自己的文字变成带着油墨香气的书籍躺在别人的手心里。
在辗转反侧好几日后,罗贯中还是在契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签约对象名为春和书社,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名字也普普通通,似乎没什么代表性,还有些软乎乎的,和别的出版社风格完全不同。
但是在看到契书的时候,知情人罗老先生那真是嘴角抽了好几下。
真的有人不知道大明的东宫宫殿名字就叫春和宫吗?春和书社这名字和东宫书社有什么区别。
再一看这家书社出版的书籍,好家伙,清一色的大部头圣贤书,《三国通俗演义》的身影在里头显得极其格格不入。啊对了,小皇孙觉得书名字数太多,记忆点太弱,所以将这册数中的通俗两个字删去,现在这册书正式更名为《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京城住了一段时间,用以和书坊的排字师傅进行最后的校对。
是的,《三国演义》使用的是南方已经相当流行的活字印刷法,这种印法可以大大降低排字时候的劳动力,不过缺点是一些常用字特别容易磨损。
初版的五百册印到后面,刻录了主要角色名字的木字都摩薄了一层。
为此,不差钱的小皇孙直接一挥手,让人拿着这些字印去做了倒模,直接制成了金属模具,耐用性大大增强的同时,也不会因为字体不同影响美观。
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匠坊绕了一圈的木小白还顺便学习了下如今的印刷技术,钱多脑洞大的小皇孙摸着下巴琢磨了好半晌,提出了一个建议。
如今的印刷技术是将所有的小字进行排版,然后往上头刷墨铺纸,揭纸后一页就印完了,别看描述工作只有短短几个字,事实上在操作时候是相当费力的,几乎每一步都有学问和功夫在。
而活字印刷术在此时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是,不同批次的字体形状有不同也就罢了,小字的木料长短还会有迥异,一个没注意有一个字的木料比较短的话,这一页中就会有几个字特别的淡。
这也意味着每次摆放都要屡次做调整,甚至,书坊还得对买回来的小字进行二次加工,这些都是成本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