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未必希望大明开海贸,但他们都希望大明能够停下这种花钱找罪受的外交活动。
虽然小皇孙年纪还小,虽然众人都清楚在这件事上小皇孙能做的十分有限,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在这位大明未来的第二继承人身上种下一颗搞外交都是浪费钱的小种子。
这不是大明的官员傲慢,而是对于偌大一个明朝来说,那些朝贡的外交使者带来的商品真的不太够看。
尤其是距离大明最近的两个国家,高丽还算好一点,人参和皮毛还算有点用,对海的日本送的那是什么玩意,说难听点在大明找块地往下挖挖都能比那些玩意好。
这些贡品说白了就是朝廷花高额的价格买下来的,其中大多数洪武帝都看不上眼,而且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讲究节约的帝皇,那些贡品除了赏赐给功臣、皇子外,他基本不用,他不用旁人也没法用,只能堆在库房里发霉。
实在是太浪费了!
用买这些东西的钱干什么不好?这么多年浪费的钱省下来,凤阳皇宫都能盖好了。
诚然,这些人带来的不少东西都足够精美,但大明也并不是没有替代品,除了一些香料和染料之外,大部分都只是锦上添花,就类似于后世你有个朋友摆了个极其慎重的姿势,在你已经有了手机的情况下将他漂洋过海从灯塔国采购的果子机送给了你,没准路上还经历了些不得不说的艰难险阻。
洪武帝就是这心情。
可以,但没必要啊。
然而,人的悲喜果然并不互通。木白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户部看来苦恼不已的问题于外国的使者来看,则是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似乎认为这是大明独特的采购策略,并不以为这是政治活动。
可能是因为前宋的专营制度给这些“使者”们带来了错觉,他们将大明把所有贡品收下并且给钱的形式当做了明朝的“专营制度”。
虽然对明朝政府怎么什么都不让民间卖感到有些奇怪,但因为大明官方给钱非常大方,而且全部收下也免去了其在内地停留发展贸易的额外开销,这些“使者”习惯后对此也挺满意的,并且很愿意多来几次。
首要代表就是日本。
日本国是岛国,又是多地震、多台风的灾难之国,加之如今其国内又处于南北对峙状态,能拿出来的贡品十分有限。但每次他们漂洋过海带回去的赏赐却十分富裕,所以日本简直是将来大明朝贡当做了刷日常,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