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155 章(1 / 2)

接到通知的第二天,狄思科就去市里报到了。

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及交易会,是开年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北京既是东道主,又是参赛选手,市领导对这次观摩会引起了十二分的重视。

狄思科抵达指定办公室报到时,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人。

打眼一瞧,一半都是熟面孔,都是之前在市里开会时见过的。

狄思科主动与距离门口最近,半倚着办公桌的中年男人握手,“毕总,您也被领导光荣召唤了?同喜同喜啊!”

毕卫东是蔬菜公司的副总经理,狄思科不清楚对方在单位里具体负责什么业务,但每次来市里参加关于菜篮子工程的会议,都能碰见对方。

而且这位毕副总为人幽默又八面玲珑,在市里的人缘非常不错。

毕卫东握着他的手使劲晃了晃,哈哈笑道:“能参与这么大的活动,当然光荣呀,我今早刚接到通知就赶来了!”

他在心中暗赞这小狄主任会说话。

刚进门就一脸喜气地给这次借调定了调子,能被市里借调,光荣呀!

事实上,被选入领导小组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各自单位里都有一大摊子事要处理。

被弄来市里协助准备观摩会,还真算不上好差事。

若是以往,从总经办里挑个人,专门负责与市里对接就算支持工作了。

可是,这次活动的规格比较高,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被点将的各单位自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何况,既然是成果观摩会,就会有一个主展位,最主要的成果会作为本市的门面,摆在展位最显眼的位置。

蔬菜公司作为全市最大的蔬果流通企业,当然要争取上主展位的机会。

狄思科来得不早不晚,进门后与供销社、农业食品公司和市牛奶公司的领导打了招呼,剩余的几位他有些眼生。

据毕卫东介绍,都是各大研究所的代表。

筹备小组的主要领导还没来,大家在办公室里嘻嘻哈哈地聊着天。

有人还说,要跟领导提个建议,应该给组员发点食堂饭票,算是干活福利。

之后又陆续来了五六个筹备组成员,大家相互引荐说笑着,办公室里的气氛相当轻松,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来开茶话会的。

就在大家越聊越火热之际,有人在办公室的门上敲了敲,走进来笑道:“咱们筹备小组的氛围很好嘛,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要继续保持啊!”

众人纷纷起身招呼夏主任。

对方是筹备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组长和副组长日理万机,当然不可能亲自来抓准备工作,所以日常的统筹工作都由她安排。

夏主任和善地笑:“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咱们的工作就正式开始吧。”

毕卫东带头鼓掌,办公室里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夏主任让人将资料发

到每个组员手里,“这是筹备组根据各单位提供的资料提前准备的,咱们最终要展示的成果,就从这些项目中甄选。大家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先看看资料中是否有遗漏和需要改动的地方。”

狄思科接到资料后,没看其他单位的内容,先刷刷往后翻页,寻找经合办的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加粗标题和一句话简介,之后才会详细介绍项目内容。

他们这个项目的标题是,“全市首个蔬菜配送服务中心”。

一句话简介——采用产地直销的模式,将新鲜副食品送上百姓餐桌。

在详细介绍中,才提及了为企事业单位配送生鲜的服务。

狄思科盯着这几行字琢磨许久。

在他看来,团体客户才是农贸公司的大客户,公司的主要收益也是从这里产生的。

可是,手上的这份资料,明显更看重个人业务。

狄思科猜测,这所谓的成果展示,不但要看经济效益,也要看社会影响力和发展前景。

个人配送服务目前只开发了北海公园那一片的市场,有将近一百户住户享受了送货上门。

过年前的那一个月,个人配送的采购金额高达12万元,彻底刷新了公司记录。

北海公园居民在家采购年货的新闻,登上了好几份报纸的版面,甚至还上了国字头大报。

这个新闻并不是狄思科安排的,毕竟他们不是纯粹的企业,若想主动发什么新闻,需要区里宣传部门的审核。

他们胡同里那个做了支架手术的陈大爷是报社的资深记者,退休了也没荒废功力。

这种送货上门的服务,正适合他们这样年纪大,身体欠佳,又没有儿女的老年人。

享受了服务以后,陈大爷就大笔一挥,写了一篇介绍他在家买菜的小作文。

文章发表后,农贸公司和胡同里迎来了好几拨记者。

陈大爷的小作文将狄思科送进了筹备小组的办公室,同时也为农贸公司招来了好几个竞争对手。

据他所知,蔬菜公司也正在筹划开辟这部分个人业务,而其他区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在年后成立了配送中心。

闷声发大财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

狄思科很快就将资料看完了,摩挲着纸张琢磨心事。

夏主任的声音适时响起,“要是资料没什么问题,咱们就往下走了。农展馆已经给咱们划分了展区,咱们是东道主,展区的位置不错,有一个很大的中心展位。按照组长的意思,最好能选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放在这个中心位置。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办公室里都是翻页的声音,一时没人答话。

没人不想要这个中心展位,狄思科也想,但他知道他们的项目不可能被主推。

能被主推的项目,要么是科技含量极高的,要么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高的。

与其去争一个主推位置,他还不如趁机争取点实惠。

狄思科眯在角落不吭声,听着其他单位的领导一个个毛遂自荐。

首先开口的是毕卫东。

“我们有七千平米的大型冷库资源,一千平米的蔬果加工车间,这种规模放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些年来,各种大会的蔬菜专供任务都是由我们蔬菜公司完成的,前两年更是圆满完成了亚运会的蔬果供应任务……”

他洋洋洒洒地介绍了蔬菜公司近些年取得的成绩。

狄思科听说人家有七千平米的大型冷库,再对比一下自家只有四十立方米的保鲜库,忍不住在心里叹口气。

瞧瞧人家这规模,不愧是老牌国企啊!

不过,蔬菜公司如果只能拿出这些数据的话,还真未必能被主推。

毕竟给各种大型会议专供蔬菜,是占了地理位置的光,那些会议要是在其他城市举办,人家当地的蔬菜公司也能保证供应。

牛奶公司的李副总清了清嗓子说:“菜篮子工程可不是只有蔬菜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缺一不可。蔬菜公司这几年的成绩确实喜人,可是,咱们在内部比较的同时,也得跟外省市的兄弟单位比一比。”

“我听说人家成都那边的蔬果种植面积非常大,不但能满足本市的需求,每年还能外销蔬菜2亿公斤以上。而咱们这边呢?年上市量37亿公斤,本地产的菜只有40%,其余的菜全靠从外地采购。人家的成果展示是,外销2亿公斤的蔬菜。咱们的成果展示却是,从外地采购20亿公斤的蔬菜。放在一起对比,有点惨烈嘛!”

毕卫东收了脸上的笑,“咱们采购外埠菜是因为人口多耕地少。就像这两年牛奶业严重滑坡与粮食涨价有关一样,都是有客观原因的……”

刚刚还嘻嘻哈哈的茶话会氛围不复存在,大家你来我往,空气里好似能闻到火药味。

狄思科暗暗感慨这些企业老总都不是省油的灯。

了解本行业的同时,居然还关心其他行业的发展。

最起码,奶业滑坡的新闻,狄思科就没怎么关注过。

他一边听着几位老总唇枪舌剑,一边在笔记本上刷刷记录,这些行业内幕在平时可是听不到的。

一群人吵吵了大半天,狄思科记了半本笔记,又在机关食堂吃了免费晚饭。

尽管一天也没讨论出什么结果,但他还是收获满满地下班了。

*

狄思科到家时,于童还没回来,二婶和大嫂林桐正在客厅里陪着郭美凤说话。

每人手里还拿着一个烤白薯。

闻着空气里的香味,狄思科觉得自己好像还能再吃点,他用脚尖在儿子的小屁股上点了点,“儿子,给爸爸拿个烤白薯去。”

狄嘀嗒正趴在板凳上画画,闻言就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把自己吃了两口的白薯递给他。

“儿子,姐姐干嘛去了?”

“跟佳佳姐姐弹琴呢!”狄嘀嗒重新趴回去,答得心不在焉。

狄思科嗯了一声,不再打扰

儿子创作。

佳佳从三四岁就开始学钢琴,听说前阵子考过了业余八级。

狄思科也不知道十二岁的孩子考八级是个啥水平,听大嫂的意思,好像还挺厉害的。

让狄嘀嘀跟姐姐学习学习也挺好。

狄思科一边啃白薯,一边欣赏儿子画画。

虽然画得并不精致,但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通过动作和服装,让狄思科很轻易就认出,这应该是之前的宫廷舞会场景。

整幅画的最中间应该是他和他的小舞伴Lisa。

狄思科为什么会如此确定那个小舞伴不是自家闺女呢?

因为狄嘀嗒把自己画得格外细致,连手指头都画出来了。

但他的舞伴却跟周围的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只在头上多了一个蝴蝶结发卡。

狄思科心想,他儿子可能有点自恋。

“老五,”二婶在一旁招呼,“听说你们这边送菜上门的服务做得可好了,什么时候能往其他小区送菜啊?”

“您也想在家买菜呀?”狄思科笑道,“您可以联系几个邻居,只要订单超过一百块,我们就能送一趟。”

二婶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有点不好意思道:“不是,我想帮你们送菜!”

她往北海公园跑得勤,听说开裁缝铺子的那对小夫妻就是负责分菜送菜的,春节前的那个月,人家得了将近两千块的提成!

二婶觉得这种工作她也能做,所以就想问问,能不能往他们那个小区送菜,她也赚份外快。

“现在小政去大华超市上班了,每天上下班倒是挺准时的。我跟你二叔在家没事做,我就想找点营生,正好让你二叔也帮我送送菜。”

狄思科随意点点头,“这想法挺好的,您家住一楼,收菜也方便。我这边没什么问题,只要订单金额够了,我们就可以安排司机师傅顺路送一趟。”

“但过几个月,天气热起来以后,蔬果和肉类的保鲜是很大问题,您最好能像裁缝铺的李报国那样,买个冷鲜柜。否则入夏以后,我们就不能给您送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