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156 章 宋朝9(1 / 2)

【可能吧!至少在司马光进京那刻,他是承载着民众的期待,他们夹道欢迎司马光,高喊:无归洛阳,留相天子,活我百姓!

这一刻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无数人期望他能把他们从泥潭里救出来,但很可惜…】

天幕没有说出未尽之话,而是把话转向了宋神宗:

【司马光接过民众期待那刻,是为宋神宗奔丧之时,这位帝王有心振宋,但变法的波折对外的失利让他抱憾而终。

在他身上充分展示了什么叫作人亡政息。

他母亲高太后不满熙丰变法,也不满改革派蔡确阻拦她立赵颢为帝,临朝称制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入京,要更张法制罢相。

司马光也不负她所望,为她提供废除新法理论依据:废法乃母改子之政,并非子改父之道也。

就是说娘改儿子政策符合道德,符合礼仪,谁也不该阻拦。

不愧是开封民众夹道欢迎的人物,礼仪借口张口就来,厉害,有了理论支持,政息还会远吗?】

赵顼坐在御座上,双手死死地扣住腿肉,才没让他当众失态。

好,好,好一个司马光,好一个文彦博,还有母后,你们真是好样的!

全盘否定他在世政策,不就在向世人表示他这个皇帝做得很失败?

难怪他的谥号被称为‘宋神宗’,一言蔽之,高高在上,无所作为,这是在暗恨朕啊!

【如果说王安石为变法能‘不畏天变、不畏祖宗家法、不畏人言’,妥妥的变法扛把子,那司马光只会一招:Ctrl+Z撤销!

新法都是毒药,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全部给我撤撤撤!

其实细究王安石变法,就能发现他改革是借鉴了地方经验,并不是一拍脑袋想出的招数。

方田均税法:取于仁宗朝之法,郭谘立法丈量大户田地,解决税户隐田逃税问题,后来因各田主强烈反对而作罢。

市易法:借鉴王韶经营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南)地区,借官钱为本钱与河湟两地少数民间进行行市贸易,每年可得10万-20万贯利润作边防之用。

保甲法先在开封府附郭的开封、祥符两县试行,反响成功后再推及开封府其他各属县,最后推行全国。

青苗法:王安石在鄞县做县令推行过青苗钱例,并且张端、苏辙等人也对青苗法进行审查考核,认为可以通行此法。

司马光却一拍脑袋直接废除新法要求复原,即缺乏对国家实际状况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对政策调整进行通盘考虑,非要五日之内把新法换旧法,把朝廷上下重归祖宗之制,认为只要回到原来大宋就是一片晴朗的天!】

五日废国法?恢复原状?

这人在发癫!秦始皇按下心中厌恶之情,回想天幕语言只觉得耳熟,不仅他觉得熟悉,文武百官尽觉耳熟,于是众人的目光徐徐落到儒家博

士身上。

当初后人讲他大秦时,淳于越便是要恢复周分封法,而现在...不是,千年过去你儒家怎么还是这招?

就不能有点前进?别抱着老皇历不放行不行?

脸色憋得通红的儒家博士疯狂摇头:....宋朝的儒家跟现在的儒家有什么关系?

他们不认,不认!

【保守派里范百禄反对他废免役法,他不听,苏辙提出意见也不听,宁愿扰民也要废除新法,否则他死不瞑目】

天幕毫不客气地开始嘲讽:【为了你瞑目这代价付得挺大啊!

大道不顾国家利益行心中蓝图!

世人都说王安石是拗相公,司马光性子也不听劝啊!

世间法则只有更迭而没有燎原之说,法则要变是因原有法则不能维持秩序,为顺应局势变化才会有变法改革之说。

你司马光把新法废除真能达到安民效果?】

司马光听着天幕讲述,浑身气得发抖,指着天幕自辩:“臣先见不如吕诲,公直不如范纯仁、程颢,敢言不如苏轼、孔文仲,勇决不如范镇,但臣为宋之心日月可鉴!”

他抬头直视赵顼,泣道:“臣何曾反对过变法?在臣看来朝廷如宅,漏瓦时则整之,梁柱倾倒时则正之,难道不是正理?”

他不反对变法,而是反对法实施方式,在他看来真正的改革不在创法立制,而是君主有位,人职安稳。

只有君主量才任人,赏功、罚罪分明,建起层级鲜明的政治体(阶级分明),就能一扫天下沉疴。

天幕口中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不正是任人不对吗?

他泪雨滂沱,当年英宗曾问他如何让王朝重回正轨,他答曰:君王需要予夺、决断及有为,同时又能听取大臣建议使国运昌隆。

这样的君主才面对群臣不同的意见时汇,才能清醒地纠正弊端化大利益。

但宋帝哪个能做到?既然都不能做到不如就顺应祖宗家法循守旧制,对外广开言路让群臣努力。

他又有何错?

【看看王安石变法前保守派对大宋改革的方案是什么?

富弼:‘渐厘改’,也就是一点一点地改。

文彦博认为:天下敝事甚多,不可不革。

那要怎么改革呢?

现在的情况如琴瑟音调不调,必须另行调理。

方案呢?

还在研究!

看来看去也就苏轼写科举试卷时的法子相对实际,如把士大夫迁徙到边境荒地,让其发展当地,若遇荒年就引流民到荒地开垦土地,使其定居不流窜各地】

主父偃对刘彻道:“与宋相比,我汉仰豪杰之法才属上选,宋…”

他昂首自豪地道出心里话:“宋不行!”

汉家每任帝王都会修皇陵,修时徙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世之民到陵前,内实京师,外销奸猾,如此一来就能达到不诛而除害。

宋朝…主父偃冷笑,大丈夫当食五鼎,宋对官号却实在让他看不上眼。

宁愿热血死,不愿弯腰亡!

他的话让其他大臣点头称是,宋虽好但没施展抱负之机。

他们这些出身底层之人,在宋根本没出头机会。

刘彻拢着手满意点头:宋朝不错,能凝聚汉臣,宋继续加油!

被天幕点名的宋臣则是满腹委屈,他们跟司马温公根本没有结党,何来保守派一说?

文彦博咬牙不认:“臣于温公政见亦有分支,后人胡言乱语!”

陛下想要兴兵再讨西夏,他是反对,反对也是因为劳民伤财,关陕等地百姓疲惫,既然宋已战捷何不见好就收?

后人污他清名!

向来与他不和的则冷笑:“后人可有说错?公与温公甚至近,近到朝廷机密也要泄告司马光,难道不是一派?”

先前薛上上奏陛下,攻取横山图谋西夏。

此策在英宗朝时就曾提及,只是未能施展,薛上再次提及后,陛下与他及其他要职人员密谋后皆认为可行。

为保证计划施行,陛下特意下令勿传两府。

文彦博倒好,直接把陛下密令当作耳边风,把略夏策略告知司马光,那司马光竟然直愣愣地上书,言‘边境有事都是因为将帅要升迁做出的响动,此举对将帅有利对国家无利,请陛下明察!”

明察个屁!

曾公亮想起来仍觉窝火,朝廷经略管你御史中丞什么事?

不去监管百官居然大咧咧地上书,把此事宣扬得尽人皆知。

这是臣子该做的事?

被宰相一军,文彦博脸色涨红,嚅嗫道:“温公为国尽心又有何错?在则横山不也攻取成功了?”

曾公亮:呵呵!

【那保守派的领头羊司马光是什么建议呢?

量入以为出!

即开支与收入相当,消费与生产平衡,所以朝廷应该要压缩开支,避免财政赤字。

压缩开支压缩谁的?

皇帝呀?

宋仁宗连羊肉都不敢多吃一口,宋神宗即位国家账面上一片赤字,还要怎么压缩?

在压缩只能让宋朝皇帝端个碗,向朱元璋问下讨饭经验,外出打工赚钱养活百官】

秦始皇&刘邦&刘彻&李世民&武则天瞪大眼:咦?讨饭?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咻的一下跳起来,叉腰大声反驳:“咱不是,咱没有!”

他焦急地来回踱步,见几l个臭小子掩嘴憋笑,心中火气骤窜,跨步上前一人一脚踢过去:“蹲着做啥?还不给天解释解释,难道你们真想当乞丐皇子?”

被骂了一通的朱棣等人连忙跑到天幕跟前,大声为自爹解释:“他不是乞丐!”

朱樉点头:“他只是出家。”

朱?接上:“他只是吃不上

饭。()”

朱元璋暴怒:“滚蛋!?()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司马光曾言:天下之财有数,不在官就在民,现在财不在官,那钱的不就在贾商巨豪以富裕士大夫手上了?

宋士大夫做事不是喜欢把民挂嘴边吗?怎么国家需要你支持时怎么不动了?

当年赵匡胤认为富者占田只是暂时为国存财,啧,这怎么跟他说得不一样啊?】

好惨的开国皇帝!

刘邦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心中首次庆幸自己有好儿孙,横扫几l代弊政,否则....像赵匡胤那样,反复被后人拉出来鞭尸…也太丢脸了。

被刘邦认为丢脸的赵匡胤脸色青紫,双拳握出几l丝血色,他硬生生地咽下喉间铁腥向太医伸出手:“拿来!”

太医熟练地倒上一枚‘聚神丸’奉于陛下,看着他面无表情地吞下,连忙低下头心中叫苦: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些,天幕讲宋又不太平了!

(田羽深呼吸几l口,努力让自己升高的血压下降,靠,降不下来)

【司马光对改革只留在CTRL+Z上,说到底是保守派无能力重新分配蛋糕,身无魄力胸无治国规划。

拉开司马光任职简历,会发现一件惊讶的事:他根本没有治理州县的实际经验。

他步入仕林是做判官,判官不是非正官而是僚佐,也就是打辅助的官员。

至于其他大理评事、国子直讲、通判等官员,都不是正经治民官位。

离基层最近的就是知县事,即代行县令职务的职位,类似今天的区长。

但是…】

天幕语气一言难尽:【让他修河提干实事,他直接以‘此非是对待儒臣之道”拒绝】

秦始皇嘴角一抽,来不及升起心中感想,就听到后人语气中疑惑:

【原来儒臣只需要指点江山就行了吗?

换我也行啊,论指点江山谁比得过今天键盘侠?

指点江山我能给你指出三百六十五种不同花样!

也难怪现代史学家说他:对于司马光的政治主张及实践,很难给予高度评价,但对他在史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应予肯定。

看他履历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写文章评论古今,啧~】

噗,一直强逞的司马光猛地一口鲜血喷出,身子直直地倒了下去,发出‘碰’的一声闷声。

他的一生都在期望施展心中抱负,而后人却说他…说他毫无政治才能,还有什么比这更打击人的呢?

他前途尽毁啊!

司马光躺在殿内石板上,在赵顼生冷的注视下没人敢上前扶他,过了半晌赵顼才漠然地开口:“传太医急治,务必让他知自己执政功绩!”

群臣尽皆低头,劝谏之话全都吞进腹中苦笑:后人言我等不是,怎的就没见到陛下强势?

陛下真要做什么,他们能做的也就拿祖宗之制制衡,否则他们能怎么办?

看宋走下深渊?

() 【啧,要不是王安石把司马光弄出朝堂,估计他连史学成绩都做不出来。

真论起来司马光治理地方经验还比不上苏轼呢!

苏轼被贬归被贬,但是人家每到一地能干出实绩。

治水修河道、以度牒救治百姓、办病坊等等,对治理州县相当有一套】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嘴角一僵:后人说话也太扎心了吧!

【可能因治理的地方较多,对民主也比较了解,苏轼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的同时,也支持新法部分政策,然后朝廷上两党相争就出现了个奇景:

在保守派面前:

苏轼比手画脚:你们听我说,新法里有些政策很利民,我们得留下bababa…

保守派怒气:你到底是哪伙的?竟给政敌说话?你是不是想成为王安石?走开!

在改革派面前:

苏轼比手画脚:你们听我说,新法里有些政策太过苛刻,我们得改babababa…

改革派冷笑:你一保守派想干什么?不安好心,果然不能大用,走开!

两派掐架掐得厉害时,苏轼冲上去:

你们不要打啦!先听我说呀bababa...

保守派VS改革派齐齐冷笑:聒噪,你还是贬出朝堂吧!】

苏轼瞳孔震惊:我怎么又被贬了?

我有这么遭人恨吗?

其他人冷笑:呵呵,你不是遭人恨,是一开始就遭人恨!

当初殿试后你可是满天下宣扬: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

怎么?就能苏轼能看出天下不足之处,其他人看不清?

把他们当什么了?庸臣?

田羽说得痛苦脸,想到之前小组的讨论,他还是把讨论内容说了出来:

【说司马光是恶人他不是,相反他的道德声望挺高。

历代权臣中有媚上者,没有自己的政见,权力来源于帝王授予,当帝王不渝便被弃如敝屣,其势很快倒台,代表人物为:杨国忠、刘瑾等人。

有自利者,其身有能力有见地,注重利益,不惧世人言论,如李林甫、宇文护等,政敌相斗也能找到他们破绽对抗他;

最可怕的是司马光这类,面上私德无瑕声望高,反对你是因为政见和理想,维护的不是自己,而是他心中的国家或是阶级利益。

这类有德无才之人,就像闭门画画的画家,君主模样、朝廷制度、□□面、选才策略等等都应该符合他笔下的画面,不掌权当个吉祥物还好,一旦掌权就可怕得很!

面对不符合他画面的政敌或某人,他以化笔为刀全面攻击,甚至连利益攻击都会披上一层国家大义。

这样的攻击产生的破坏力比奸臣还厉害,他就跟明朝刘大夏一样,食君禄,砸君锅】

静,非常静,无论是曾公亮还是文彦博都恨不得晕死过去,后人这番话是在指

着他们脸骂啊!

什么叫做有德无才之人?

他大宋向来取士都以道德为标准(),在后人看来满殿文臣都是无才之人?

‘碰’‘碰’‘碰’有心气高的大臣受不了天幕之言?()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两眼一翻就晕厥过去,刚刚被救醒的司马光再次两眼一翻,又晕了过去。

吓得太医抽针直接开扎:醒醒,晕什么晕,你还没听完呢!

【宋神宗殡天,西夏派使吊信时要求宋归王安石执政期间打下的河湟、兰州、米脂六寨等地。

这类要求属两国外交事件,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价,非常奇特的是守旧派跳过外交步骤直接二选一。

上策:把侵略的疆土还给西夏。

下策:以重法控制宋夏贸易,用经济方式逼迫西夏。

朝堂上大多臣选下策,司马光坚等人坚持以上策为佳。

为什么?

因为在他们口中王韶收复河湟的行为,是属于侵略行径,不符合儒家大义,白惹边事。

为消除两国兵锋,宋应该无条件地主动归还侵地,以展示天子仁慈和善意,以此重修旧好】

天幕语气陡然拔高了三度:【这算什么侵略?

西夏怎么起家的宋朝还不知道?

它是占领河西走廊诸州起家,那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