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3章 后续影响(1 / 2)

【好了,这一期的“四大文明古国对比”就到这里啦,下一期是“帝王陵墓与海外遗珍”,讲述帝王陵墓里的科技文化,机关陷阱,以及那些年被盗到海外的文物等】

【咱们七天后再见!】

天幕上放出动听的音乐,绚烂的烟花,仿佛是用一场烟火盛会来宣告谢幕。

烟花落下,音乐渐渐熄灭,然后从未听过的旋律回荡在所有人的心中,恍惚中仿佛音乐并没有消散。

天幕彻底消散,恢复了原本的天空,不知不觉之间,原来已经明月高悬。

“你们说,天幕消失之后,是不是去了月球上?”胡亥痴痴地看着明月,眼里有着一丝渴望,天幕的伟力太过神奇,他也好想拥有。

扶苏很耐心地给弟弟解释: “不是,那是后世子孙,不是仙人。”谁知道胡亥不但没感激他,还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扶苏:???幼弟大了,心思太难猜了,不知怎么突然就惹他生气了。

很快,扶苏也顾不上探究弟弟为什么生气,父皇发布了新的命令。

“收天下书籍于咸阳,抄一份藏于咸阳宫。”天幕出现之前,李斯正在提议收天下书于咸阳然后焚毁以统一思想,现在嬴政给出了回复。

但是,嬴政没有再提焚毁的事。李斯也没有出言反对。他只是眼神闪了闪,心里有了其他的想法。

嬴政又下令: “令儒家淳于越率领众儒家弟子,修书编书以统一思想,同时多多备份,留一份放骊山墓中,留以后人查看。”

嬴政觉得,反正都要被盗墓,还不如多留点好东西,免得后世子孙没见过世面,只把兵马俑当宝贝。

一想起兵马俑,嬴政脑海里就想起天幕中放出的兵马俑主题酒店,想起那满屋子密密麻麻无处不在的兵马俑,再假设一下自己房中也有这样的兵马俑.…

嬴政面无表情地想:不,朕没那么愚蠢,兵马俑是给死者用得,他用真人兵马护卫不香吗?

“诺!”

淳于越应答的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语气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后世十分看重祖宗的文化史料,修书编书一定是一个青史留名的事。

嬴政又看向满朝文武: “诸位回去多写点书,不然后世真以为只有儒家书籍可观看了。”淳于越:刚刚还在激动的心

立刻冷静了。

一提起这事,想到后世独尊儒术,儒家顿时成为了朝堂的公敌。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明里暗里敌视的眼光,淳于越等儒家弟子是痛并快乐着。

王翦突然笑呵呵请缨: “陛下,臣老了,出征打仗就交给子孙,这写兵书的事老臣自认有几分经

验。

尉缭都成尉缭子了,他王翦难道不能成王翦子。王家,也是将门世家,可不能埋没。

嬴政很满意,还是老将军最贴心: “准。”

李斯瞥了笑得满脸忠厚的王翦一眼,也朝君王请示: “臣愿为君上分忧。”李斯又谄媚又实在,君上想要,他就写。何尝不是他也想写。韩非成了韩非子,他李斯凭什么不可以成李斯子。

儒家法家兵家,目前大秦朝堂上最强势的几家都表态著书立作,其他本就势微的百家不用嬴政吩咐,一个比一个热情。

后世女子只知道儒法墨兵几家,定然是流传的著作太少,肯定不是他们的学问太差。

看看那西方,一个人流传几十本书,学说都传到东方来了。还是他们不够勤奋,不然也得传去西方。

嬴政心头无比舒畅,——应允。很好,大秦果然是人才济济。

嬴政不忘提醒: “诸位写书之后请人多誉抄几份,给子孙传下,也要自己墓中留几分,别让后世子孙以为大秦只有兵马俑。”

众臣先是应允,然后集体被提醒着想起了兵马俑主题酒店。“陛下说得对!!!”

未央宫中,刘彻意犹未尽看着天幕消散,回到了大殿中。

君臣各自归位,原本已经被判下狱的王恢因为天幕的突然出现,有机会缓冲,与刘彻等人一起看完了天幕。

天幕结束,缓冲结束了。王恢重新回到殿下,战战兢兢等待自己的宣判。

刘彻深沉地看了一眼王恢,已经没有之前的愤怒。他大袖一挥,对王恢道: “天幕来得巧了,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谢陛下!”王恢深深地叩首拜谢。半只脚都踏进鬼门关,天幕一来,把他拉回来了。

“现在大汉正缺人,朕留着你有重要事情吩咐。”刘彻可不是心软的慈善家,不杀人只是为了留着更好的压榨。

>

“陛下请看。”笔吏们奋笔疾书,各自画出不同的地图,现在已经统一整理,分类出了好几份地图。

o

四大文明古国地图,全球地图,高丽新罗百济地图等等。

虽然有些潦草,没有局部细分到山脉地理形态,但是对大汉人来说这样反而正常。

“好!”刘彻对这些地图已经很满意了,特意选出其中罗马与大汉对比的地图,大方地对画出了完整地图的笔吏赏赐:“赏!”

“谢陛下!”笔吏激动地跪谢。

他们知道,这并不止是这一次的赏赐,这也是为了激励他们下一次能更快速准确地记录天幕。陛下是在表示:只要做得够好,赏赐不会少。

刘彻挥退笔吏,拿着珍贵的丝帛地图,对着文臣武将们指着地图上匈奴的位置,然后又点了点西域:

“匈奴要打,西域也要开。”

刘彻看着西域的目光火热。

张骞,张骞,带来各种物种的张骞,天幕夸好多次了,后世还有他的壁画,这得多大的功劳啊!刘彻恨不得立刻现在喊一声张骞,张骞马上就带着大包小包的收获回到他面前。哦,对,还有西域的工匠。

桑弘羊连夜提醒,指着海域: “还有海路,那弱宋都能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大汉也可以。”

刘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没错,陆上丝绸之路是大汉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大汉的。”

那么,海上丝绸之路派谁去呢?大臣们心思浮动了起来。

陆上是张骞,已经出去了,也已经青史留名。那海上怎么能不是自己呢?大汉的造船技术也不差,水军完全可以训练,等练好了,嘿嘿。

大臣们互相看,彼此都是未来的竞争对手。

主父偃冷眼旁观这一切,心头冷笑:嘿,一群老东西,匈奴还没打完不可能出海,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水军培养孩子。他看他家孙子就很有当水军将军的天赋!

大唐的太极宫中,长孙皇后平息了心情,擦干眼泪,反过来安慰李世民:“陛下,大唐能有未来的开元盛世,如今同样能打造贞观盛世!”

李世民还在为一系列的糟心事心痛。

开元盛世后就是安史之乱,糟心。安史之乱后是藩镇割据,糟心。

r />藩镇割据还导致了后面宋朝重文抑武,糟心。后面朝代的重文抑武还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更糟心了!

那个糟心的李隆基,怎么是他的后人啊!!!

——虽然其实宋明清衰弱并不能怪罪在大唐的份上,但是李世民一想到后世那么热爱他大唐的子孙后人们被李隆基带来的灾祸贻害无穷,就很想把李隆基提到面前痛揍一顿。

“陛下,我们管不到后世子孙,但是管不到现在的人吗?”长孙皇后又温言相劝。

李世民打起精神,看着满朝一起打天下、一起玄武门之变走过来的文臣武将,一想到后世纪念他们说“贞观之治” “贞观群臣”,李世民重新有了信心。

没错,他们管不到后人,还管不到自己吗?

“好!”李世民狠狠握拳, "等朕把周边都给打平了,看那什么大食帝国还来不来扰边。"史书上的自己能做到“贞观之治”,现在得到天幕提醒的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

宋朝汴京,赵匡胤没有在垂拱殿接见赵光义,而是私底下召见了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们。

赵光义从听到天幕上讲宋朝开始,就一直提心吊胆。知道早晚会有当面对质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后,他反而心安了。

是在私底下不是在大殿上,说明皇兄把这当做家务事来,他就有机会讲讲感情了。

赵光义抵达的时候,赵光美已经到了,笑嘻嘻地看着自己,满脸看好戏的表情。

两个侄子表情有些异样,估计是听到天幕上说宋朝后面当皇帝的是赵光义的子孙而不是他们一脉,开始对他产生怀疑。

赵光义并不在意,两侄子根本不足为惧。他恭敬地对着皇兄行了礼,什么都不知道似的问道: “不知道皇兄叫弟弟过来有何事吩咐?”

赵匡胤正在倒酒,给赵光义推来一杯。

赵光义心头一颤,立刻想到了杯酒释兵权。但是看到赵匡胤的亲儿子也有,勉强放下心来,接过了酒。

赵匡胤也不管他,自己先喝了自己面前的一杯。皇帝都喝了,其他几位哪怕是亲人,也是臣子,自然立刻也跟着喝酒。

喝完杯中酒,赵匡胤开门见山就道: “老二啊,听说你对掌握兵权很有兴趣,有没有兴趣试试?"

赵光义准备的一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