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6章 造船(1 / 2)

【既然为始皇讲到了指南针,那就再多为始皇顺带着讲一点其他的吧。】

赢政不禁连连点头,天幕说的是!

不愧是朕的好天幕!!

请继续!!

【首先郑和七下西洋这件事,我们要先了解下关郭和——为什么会是郑和七次下西洋,而不是其他人呢?】

【我们要知道的是,郑和他不止是个宦官,他还点亮了其他技能————即会打仗。】

【说起明朝,大家肯定都会想起什么东厂西厂,锦衣卫什么的,因为这种制度,宦官专权的太多,但郑和有别于明朝其他同行宦官,人家在政治领域搞专权,他倒是在打仗的领域点亮了技能点。】

等等……等等!

朱元璋:锦衣卫就算了,东厂西厂是什么东西?! 室官专权太多? !

朱棣:锦衣卫和东厂就算了,西厂又是什么时候弄出来的?!还有……宦官专权?!

【在升任为内官太监之前,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 为人有智略, 知兵习战。后来跟随朱棣作战,在靖难之役中有功,于是才被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关于下西洋————前六次,郑和是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最后一次,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之后又受命第七次下西洋。】

等等……再等等!!

朱元璋:什么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什么!!!

朱元璋眼睛都瞪大了,看看天幕,又看看贴在朱标身边的朱棣,又不禁咬了咬牙。

他是真的太想要一探究竟,搞清楚这些究竟都是什么跟什么,可天幕就是不继续往下说这些啊!

【唔,既然说到关和,说到明朝……

关于靖难之役,还有那什么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土木堡战神等外号集于一身的明堡宗,还有与宋朝软蛋皇帝相比,明朝这些奇葩皇帝们,真的很有必要聊聊,毕竟明朝这些皇帝也是各有各的“拿得出手”……】朱元璋:“…”朱棣:“…”

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土木堡战神等外号集于一身?明堡宗??

奇葩皇帝们??

宋朝是软蛋皇帝,明朝是奇葩皇帝???

糟糕,呼吸有那么点困

难和急促起来了……

那什么“土木堡战神”的称号,对比宋朝那位赵光义“高梁河车神”的称号,一听就不是什么好的啊!!

天幕,你说清楚——

【不过这些暂且先放一边,我们继续往下说郑和。】

不不————不!

朱棣深深蹙眉,那明堡宗,到底是谁?和瓦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有明朝的奇葩皇帝?又有多奇葩?

他很想让天幕继续往下讲,但是没办法。

【世界很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在发展文明的同时,外国也同样在发展文明。】

【所以要出去的话,这首要的带队人选,最好是能打仗的。】

【毕竟要是一言不合的话,还可以用武力解决不是?】

汉朝未央宫。

刘彻点头啊点头,可不是。

然后视线就想往卫青和霍去病那边去瞟,又狠狠抑制住自己。

不行!他的两位爱卿不能再更多劳累!

可是美洲大陆啊,远航啊,好像要…

找谁呢?李广??刘彻:“…”

他才收了李广的兵权没几天,而且将军年纪不小了,就算有指南针可以指明方向,但是会不会老眼昏花看不清楚?

刘彻不禁咂咂嘴,人才!他大汉也急需人才!

看来这科举制要尽快去推进了!

【郑和又懂军事,又为朱棣立过功,而且是坚定跟在朱棣身边的"死党",所以朱棣当上皇帝后,要找个人去出使海外,遇到什么意外紧急情况还要能应付,那自然而然就想到关郭和了。】

【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这里有几种说法。】

【其一就又要说到靖难之役。】

【朱标因风寒病逝后,朱元璋将朱标的儿子朱允坟立为皇太孙。

朱允纹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鼎周王朱横,代王朱桂,齐王朱樽,岷王朱梗,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而死,然后又"逼"得燕王朱棣不得不起兵造反,遂史称"靖难之役”。】

【而朱

棣在攻下帝都应天之后,建文帝朱允炫在这场靖难之役中,便就此下落不明。】

噌的一下,朱元璋又站了起来,脸色大变!!

而不止是他,其他人也瞬间都变了脸色!

标儿/大哥会因风寒而病逝?!

五王削藩———

举家自焚而死!!

靖难之役竟是如此?老四就是这样当上的皇帝?!

这……这怎么会发展成这样?究竟为什么?!

朱元璋左右来回转了两圈,想不通,想不通啊!

而且尤其是……

“标儿!!”

老朱眼眶一下子通红,朝着长子扑过去,恨不得上下左右仔细看一遍!

他的长子,怎么会因风寒病逝?!

可这时候扑过去,早就没多少地方留给他。

现下朱标已经被团团围住。

马秀英,朱棣等四兄弟早就围到朱标身边,"上下其手",弄得朱标那点诧异的心绪瞬间飘散,颇为哭笑不得。

朱棣抱住朱标,吸了吸鼻子:"大哥,我没有……"

他话音未尽,但朱标听出来未尽之言是何意,于是伸手摸了摸朱棣的头,表示他知道。

一旁老五朱柳看到,挂着臊眉耷眼的表情挤开朱棣:"大哥……"

我被你儿子削藩了……

朱标瞬间了解,也立即伸手摸了摸朱柳的脑袋,以作安慰之意。

老二老三想了想,好吧,天幕没说到他们。

马秀英拉住朱标一只手,忧心忡忡开口道:"早知道标儿也身体有恙……之前在评论区留言,就该问此相关问题。”

朱标倒是豁达笑了笑:“娘,这不是问题,还有机会不是吗。”

马秀英也只得点头称是,心下仔细思量起来。

另一边朱元璋背过身,抹了把眼睛,然后又转过来,大掌呼噜了一把朱标的脑袋,又呼噜了一把朱棣的脑袋。

可是削藩削藩……他老朱家的儿子,当藩王不是为了被削藩啊!

天幕那简短几句话,还不足以说明那"靖

难之役"究其根本的始末缘由。

朱元璋深深拧起眉,他需要更详细的解答才行。

【关于靖难之役等,我们在这里就先笼统介绍一下,之后针对明朝的一些制度等,再结合实际详细给大家讲讲。】

【毕竟要是按照我们的“假想”,现在秦朝是不是已经在着手更改秦律了?】

【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一切都还在探索阶段,而秦朝之后的众王朝,尽管框架脱胎于秦朝,但在自身基础上也有许多发展和改变,所以之后我们可以给始皇”“借鉴”一下那些发展改变的制度等。】

【就以明朝为例,那些好的和坏的,那些利与弊,我们结合当时明朝实际发生的事情来分析讲解一下。】

秦王宫。赢政这个舒心啊。

天幕,叫朕如何夸你?

汉朝未央宫。

刘彻又吃味儿了,不由得哼了一声。

没关系!

朕也是千古一帝,朕也听着呢!

哼,没关系!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笑了笑,对左右大臣道:“看来我们是沾了始皇的福。”

“毕竟对于那秦朝而言,要着手 '更正解决' 的事情实在太多。”

魏征语气有那么点"不服":"反观我大唐倒是不必如秦朝那般。"

李世民点了点魏征,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现在还是让我们再回到郑和这里————】

【关于明成祖朱棣派弟和下西洋的起因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说建文帝朱允炊不知所踪,而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朱允坟亡命海外,所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就含有寻找建文帝朱允纹的用意。】

【不过这种说法受到不少批评。

明朝一位内阁首辅就认为——建文帝朱允炫人 "仁弱",即使未死而窜入异域,也不会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

【还有研究者指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时间长,朱棣的皇位在此过程中早已稳固下来,不可能历次都是为了寻访建文帝,此外,这种说法也缺乏可靠原始史料作为支撑,《明史》之中就此还有自相矛盾之

处。】

【但尽管如此,也不排除寻找建文帝朱允坟是一个可能的动因。】

明朝朱棣时期———

听到这里,朱棣不禁挑了挑眉。

察觉到似有所悟的目光后,他也仅是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宣扬威德————】

【如果说寻找建文帝下落的说法主要出于猜测,那么宣扬国威说则有原始史料根据。】

【不过对于宣扬威德这一点,学界一直有很多种解读。】

【其一,认为下西洋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为了践行明朝的传统政治理念。并认为所谓“耀兵异域”的说法应该有所修正。】

【其二则是认为——这从根本上是出于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我国一直以天chao上国自居,所以欲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其三,则是认为朱棣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非出于"夸多斗靡",而是重在宣扬德化。】

【反正大概就是表达出以下几点意思:我大明朝,很牛,很有钱,你们都要乖乖滴! 】

【与此同时,不仅要乖乖滴,不能惹事,还要给我贡献点稀罕的东西,要上贡的,懂吗!】

朱棣:“……”

此时此刻,他很想要捂脸。

【除以上这两点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即为了军事目的。】

【比如有认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而采取的行动,具体又包括想联络印度抗击帖木儿等说法。】

【还有认为是避免张士诚旧部通倭的用意。】

【帖木儿帝国是中亚河中地区的西察合台蒙古贵族————帖木儿建立的帝国。】

【张士诚则是元末明初时期群雄割据势力之一。】

【不过对于这两点说法,都采取怀疑和保留的态度。】

【因为郑和下西洋开始时,帖木儿本人已经去世。

其继承者则同明朝关系友好,加之该国已经开始分裂,按理来说,帖木儿帝国应该不会再对明朝西陲形成威胁。】

【而为了避免张士诚旧部通倭———】

【在明

初的时候,对南粮北运采取海运方式。而到永乐年间,则先后改为海陆兼运和单行漕运。】

【于是让不再负责运粮的海员参加郑和船队,可以有效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并避免他们铤而走险,勾结倭寇等等。】

【但与此同时,从以上行为来看,这些应该只能作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效果,而非其动因目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郑和下西洋,虽然所耗颇多,但相应的,收益和回馈也非常之可观。】

秦王宫。

赢政点点头,就算没到那美洲大陆,到了别的地方,恐怕所得和收获也颇多。

美洲大陆能有那些令人眼馋的作物,那保不准其他大陆没有别的不曾见过的东西。

世界之大,世界之大啊。

那外面的世界,何其广大,要探索的地方事物又何其多。

赢政光是想着,就不禁一阵激荡又急迫之感。

可恨时间不够多!

不过……赢政突然间心思一动!

————除了海上贸易,之前观世界舆图,这陆路之间可也是连通的!

海上贸易暂且不能轻易实现,可是陆地上的贸易!

想到这里,赢政不由得呼吸渐重起来。

他之前怎么没想起来?思绪陷入了死胡同,还好现在想到!

与此同时,就听天幕也开口道———

【在我国古代,一般去西方做生意,有两种选择————】

【毕竟那时候古人还不能坐飞机上天,所以嘛,想要出国去别处,那除了走路,就只能是下海。】

【——即一共两条路,一条叫作陆上丝绸之路,一条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嗯嗯?”

刘彻瞬间睁大了眼睛:"后世……后世之人竟然能上天?!"

众大臣也是一脸惊讶。

那“肥鸡”是何物啊?

究竟多肥的鸡能载着人飞上天?

这也太神奇了吧!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