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不像小说一样有起承转合,如果碰不到合适的情境,就察觉不到其中真味。
所以干百年来,诗歌稳稳坐在文学鄙视链的顶端。
如果把中国文学比喻成繁星,那么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那是语言的先锋,思维的载体。
诗人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而普通人往往只会说一声卧-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出,无数大唐的寒门弟子为之动容。
杜甫居然宁愿冻死,也要让天下寒门人士有屋子住,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无私?
一个人过得好的时候,希望别人也过得好,只能说他很善良。
一个人如果过得不好,还希望别人过得好,那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无私的圣人了。
杜甫莫非是孔孟转世?!
杜甫在文坛有名气,但是不高。大唐还是倾向于歌颂壮丽新世界的文章,比如张九龄、王维和李白等人的诗篇。
这些读书人在此之前,没怎么听说过杜甫的名字。
现在,他们看到了天幕里面的安史之乱。他们的心思变得敏-感,他们的文风变得深沉,杜甫的诗歌正中他们的下怀。
大唐缺一个杜甫这样的诗人,缺一个思想的标杆!
杜甫的草堂就是桃源一样的存在啊!
草堂虽然破旧,可它的精神高尚。
“诗圣杜甫在哪儿?”
很多人收拾行囊,包袱款款,想要亲眼见一见这位圣人,想要亲眼见一见那个桃源乡。
那不是草堂,那是圣人的住所。他们要去见圣人,他们要找圣人学作诗。
他们掀起了一场寻找杜甫的浪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数人为之潸然,诗人陶渊明也不例外。
陶渊明望着天幕,心神激荡,满腔悲壮之情。
有一说一,他听到诗圣的称号的时候,其实是不满的。华夏人敬天法祖,崇拜祖先,人活着的时候都没有死后那么受尊重。
陶渊明可不觉得杜甫能厉害到超过屈原那些先人。再说了,他觉得自己写的诗也不差,怎么就被杜甫比下去了?
r />现在,他却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金量。
陶渊明感慨道:"他被称为圣人,不无道理。"
“怎么说?”村人好奇地问。
陶渊明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他自己一开始很想当官,后来看遍了污浊的官场,于是回老家种田,不为五斗米折腰。
圣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改变不了这天下,那么就独善其身吧。
可杜甫宁愿冻死,也要兼济天下,古往今来,谁能有这样的胸怀?
他回到屋子里面,拿出来了菊-花酒。
去年秋天菊-花篮放的时候,他采下菊-花,把菊-花和粮食一起拌匀。他平时都不怎么舍得喝,现在全拿出来了。
陶渊明满饮一杯,颇觉畅快:“菊-花性情高傲,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傲然怒放。那杜子美,正是菊中君子也!”
在安史之乱后的世界中,年迈的杜甫刚从官府中走出,就被官吏拉住。
官吏直接来了个川剧变脸,脸上挂满了微笑,因为用力过猛,显得有点讨好和谄媚:"杜大人,别走啊,来来来,喝酒嘛,下官这里有一壶好酒。"
他恨不得穿越回去拍死自己,要知道这个古怪的老头居然是留名青史的诗圣,他一定不会那么冷漠,起码好言好语把他送出来。
杜甫望着天幕,惊叹于自己神奇的遭遇,拄着拐杖,冷漠地摇头。他和祖父很像,是个狂傲不羁之人。
他看不惯官吏这副作态,懒得和他周旋,摇头说道:“没什么好喝的,下官要去赴任了,告辞。"
官吏头皮发麻,思来想去,说道:"在下知道你是为了那户人家的事情而忧心,这不是我能处理的事情,我把这件事情报给上官,好不好?"
事情层层上报,杜甫被带到郭子仪身边。
杜甫终于见到了这位自己敬佩的大将军,不卑不亢地说:"民为邦之本,如果这么征兵,迟早会生起大乱的。让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上战场,那不是去送死吗?"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还有家人等他们回家。”
“郭将军,这是下策中的下策,如果
时局真的烂到这种地步,我是同意这么征发兵卒的,但是如果没有,那么还请从长计议。”
其实,杜甫并不是普通的文人,他是有军事眼光的。他一直支持皇上重用郭子仪,并且希望军队直捣黄龙,这和李光弼的策略不谋而合。
将军郭子仪面色肃然,要是从前,他才不会在打仗的时候听文人的意见,但这可是现在风头最盛的文人。
那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军师都为之动容,来劝自己重用杜甫。
与此同时,郭子仪看着军心不稳,也很发愁。
自从天幕播放了《石壕吏》,军中一片哗然。
从来都是男子戌边,石壕吏其实一开始也是要去抓老翁,最后是老妇人主动要顶替家人服役。要不是天幕,郭子仪还不知道军营里面什么时候抓来了这么多女人。
郭子仪担心再这么闹下去,军队里会出现哗变,揉揉眉心,下了命令:"让这些被抓来的良家妇女归家。”
杜甫长长松了口气,起码,那一家人有救了。
郭子仪: "你如果说要放其他人,比如那些还没有成丁的中男,那本将绝不同意。如今大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倘若城破,他们同样活不了。”
杜甫叹气道:“在下知道。”
郭子仪话锋一转:“不过多亏你上了天幕,本将也沾了光,被提了一嘴。即使放走了一半兵,这场仗应该也会比之前好打。”
杜甫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都清楚地明白,大唐军队真正的敌人不是安庆绪等叛军,而是龙椅上复杂多疑的天子。
敌在中-央。
郭子仪被天幕称为大唐名将,拯救大唐的一号功臣,风光无两,没有任何信息说他会造反。可想而知,皇上接下来会有多信任他,一百个鱼朝恩都阻挡不了他的路。
郭子仪和天幕剧透的那样彻底攻破叛军,也是迟早的事情。
【杜甫在成都草堂待了好几年,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可是很快,他的金大-腿严武过世了,他再一次没了收入来源。
古代男人要么当官,要么从商,要么去当苦力。杜甫有消渴症,这种病类似于糖尿病。这个病引发了无数疾病,比如眼病、头痛、肺病等等。
他自然做不了苦力,也没门路经商。
再加上,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人生过半,他不想死在外地,俗话说落叶归根,他想回到河南老家
他于是带着家人,辗转多地,来到了夔州。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当官的朋友,受到了他的接济。杜甫买了一些果园,在这里耕种,这是他人生诗文创作的高峰期。】
天幕出现新的画面,杜甫的演员在官员的府上看到了一个女子跳剑舞。
她跳起舞来风云变色,那剑光仿佛是后羿在射日。
杜甫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五十年前,那时候,年幼的他看到了大明星公孙大娘跳舞,至今历历在目,不能忘却。
这个年轻女子跳的舞跟公孙大娘多像啊。
杜甫没想到在这个地方还能见到类似的舞,忍不住问道:“你这舞从哪里学的?好生眼熟。”
女子说道:“我是公孙大娘的弟子。”
杜甫声音艰涩:“原来如此,那你师傅呢?”
女子低着头,情绪不佳:"师傅已经仙去了。"
他愣了愣,怅然不已,随后挥毫如雨:"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杜甫像是在怀念公孙大娘,又像是在怀念年轻的自己,又像是在怀念盛世大唐。
【公孙大娘也是一位很传奇的人。
据说,杜甫看了之后五十年念念不忘。书法家张旭看了剑舞之后顿悟,画家吴道子看完之后自己的技艺也突破了。
她的舞蹈好像有什么神奇buff。
她还是某款游戏公孙离的原型。据后人考证,公孙大娘应该死于安史之乱中。】
天幕下,在安史之乱还没发生的世界中。
女弟子叽叽喳喳:“这杜甫真会写诗啊,一舞动四方。师傅你也留名青史了,真好啊。”
公孙大娘看着看着,眼前浮现水雾。
无数人想看自己的舞蹈,观众如山。她当然没有注意过席间有一个小孩记下了自己的舞蹈。
那孩子在五十年后,还念念不忘,用笔为自己传出千年的名声。
女弟子望着满屏的“阿离”
,满脑门问号,正想发问,结果便听见旁边传来微弱的抽泣声。
“师傅,你哭什么?”
公孙大娘眼眶微红:"我在那个时候都是埋讲十里的人了
“@无限好文
他还记得我的名字
的人了,他还记得我的名字。”可先跟好文
尽在晋江文学城
能有杜甫这样一个粉丝,是多少舞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很多人以为杜甫只会写现实主义的诗歌,实则不然,他浪漫起来不要命。
这篇诗文堪称华丽,程度堪比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无数人惊-艳不已,又心里难过。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小时候意气风发的杜甫去看公孙大娘跳舞,五十年过去了,杜甫老了,公孙大娘也没了。
武则天看得更为长远。
武则天闭上眼睛,心神触动:“怪不得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从杜甫一个人,能看大唐的兴衰史。”
“连公孙大娘这样的宫廷舞女都死于战乱之中,普通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