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87章 八十七章(1 /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谁?谁干的?

刘彻懵了,他什么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他怎么不知道?他只不过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罢了,可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秦国只用法家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他会这么傻只用儒家??

要是真罢黜百家,朝堂上那些大臣哪里来的!主父偃、桑弘羊、张汤、张骞、卫青、霍去病……哪个是儒家出来的?

他不过是看中儒家的识时务罢了,董仲舒提出的儒家学说可不是春秋时孔子那套,董仲舒可是在里面加了不少东西,用于教化民众再好不过。

即便儒家如此识时务,他也没有独尊儒术啊!!这个谣言谁造的?

**

长安

已经称病辞官的董仲舒闻言心中一哽,自天幕第一次出现到至今已有一年多,他就看清了儒家在后世并不受人待见。

但他万万没想到,后世竟然如此厌恶儒家。

就差直接表明儒家误国误民。

董仲舒涨得脸色通红,他哆哆嗦嗦地指着天幕,却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

最后,拂袖长叹了一声,汉朝之后的儒家到底干了什么事,竟然导致后世如此厌恶儒家?天人感应是废了,但“王道政治、天人合一、三纲五常、修身养性”哪里不对了?已经五十九岁,头发花白的董仲舒怎么想也不明白。

其他朝代被重用的儒士纷纷躺枪,众人开始慌了,天幕已经不是第一次贬低儒家,次次如此,哪里还有他们的活路?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以来,四书五经一直是天下读书人必读的书,科举也会考这些。但天幕出现后,朝廷不仅增加了其他科的取士名额,还减少了明经科的取士名额。

再这样下去,谁还会以考明经科为荣。

【插个题外话,近代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发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儒家信徒班固捏造的事实,让汉武帝背了数千年的锅。

说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武帝觉得这个时候的儒家学说符合他的治国理念,于是就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有意思的是“罢黜百家”这句话最早记录于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而班固是东汉的史学家,与汉武帝相距

了二百多年。比《汉书》更早的《史记》并没有提到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

话。

而且当时董仲舒献给汉武帝的儒家思想并不是春秋时儒家思想,而是融合部分道家、法家、阴阳学家理论的儒家学说。

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用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汉武帝也没多尊儒,用的还是外儒内法那套,相当于给法家穿了件好看的外衣(狗头)。

毕竟汉武帝是个比较注重实在的帝王,用儒可以,但得用会干实事的儒,比如公孙弘。

一直到汉宣帝,汉朝用的还是以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儒家得到重用,成为朝堂上的主流,是从汉元帝开始的。隋唐之后才正式形成“独尊儒术”的局面。

明清时儒学彻底成了禁锢思想的工具。

到现代,我们回顾历史,就习惯性把锅甩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和提出这个说法的董仲舒,认为儒学禁锢国人思想数千年、耽误科技发展就是因为他两。

但两人都挺冤,汉武帝没有实行独尊儒术,而且儒家对汉武帝的评价并不高。董仲舒提出的也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没有受重用。】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儒家对他评价不高?怎么个不高法,你说清楚啊!

他都“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了,还想让他怎么样?难道想要让他“独尊儒术”?做梦呢!

看来得找董仲舒这老家伙好好谈一谈才行。

还有汉元帝怎么回事?怎么可以只用一家之言?刘彻不解,并嫌弃道: “这个汉元帝是谁的后代?去病快问问!”

霍去病无语了: "……"

好在汉武帝也只是说说,并没有指望霍去病真能问,他在思考“元”字作为谥号是怎么意思,是美谥还是恶谥。

想了又想,终于确定是行义悦民的意思,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谥号。也算美谥,但他看不上这种谥号。

刘彻松了一口气,还好!是美谥,也就是说明大汉没有混在这小子手上。【我觉得古代科技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不单单是因为“独尊儒术”而已。

现代科学发展的关键在科学家职业化,现在提起科学家,除了崇拜就是崇拜,

科学家就是天才的代表,发明专利和冠名权更是让他们名扬天下,是一种很崇高的职业。

读书那会写作文,谁没写过梦想做一名科学家?但长大后才发现,科学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智商不够根本做不了。

不像在古代,科学家发明东西只能换来一句文人士大夫“此人好奇技淫巧”的评价。能发明东西的都是脑子灵活有才华的人,受到这种侮辱谁还愿意继续研究?

要我说,那些批评别人好奇技淫巧的人就应该到现代来,然后过原始人的生活,因为现代的一切在古代都是奇技淫巧呢。

现代用的高科技哪一样不是花费了无数精力物力财力才发明出来的?一开始普通人也用不起,后来随着技术进步,不也家家户户都用得起了?

技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步,但如果一开始技术就被定义为奇技淫巧而弃之不用,那还发展什么?洗洗睡吧。

一个职业的产生,是受市场、资本、产业构成等制约。明清海外贸易发达,却被套牢在低端生产层面,无法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转化为资本密集型,自然也就很难出现职业科学家。

这才是古代科技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总之想在古代发展科技,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科技生产力,才能提高生产力,从而解放劳动力。】

各个时空的百姓还处在后世花样百出的便利生活中,他们震撼,他们羡慕。

无数人发出“要是生活在后世就好了”的心声。

“下辈子投胎能投去后世吗?”

"不能吧,相距太远了,将近两千年!投胎只能继续投大汉吧?"

“可是大汉后面是三国,三国兵荒马乱,人饥相食,比现在还不如呢。三国后面是魏晋南北朝,还有五胡乱华,平民百姓哪里活得下去。"

“如果我们也能用上那些东西就好了,不求全有,只求那个不用生火就能自动煮饭的电煲饭。”要是不用生火就能做饭能省下好多柴火。

至于冰箱空调什么的,他们连冰都用不起,哪里用得起那些。

有心思灵活手巧的人已经开始想到了能不能自己做出来,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他们是没有,但是地主贵族们有。

以往天幕上出现什么,那些有钱的大老爷都会找人试试能

不能做出来,哦对,他们手上还有天幕卖的书呢,据说还是抄的原本。

大秦

秦始皇挑了挑眉, "科学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老实说看到后世的繁华人口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秦始皇很羡慕,继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他头一次有这么强烈的欲望。

自秦一统天下他就一直在为坐稳天下而努力,弱民、疲民、愚民等驭民之术虽能镇六国余民一时,却镇不了一世,所以在他时候,大秦亡国得这么快。

天幕出现后,他意识到了商君驭民之术的弊端,也下令修改了律法。可随着天幕出现次数的增多,他对后世那个强国就越发向往。

他也要让大秦变强。

至少要让后世以秦人自居!

不就是科技吗,大秦也可以的!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心里默念解放思想,独尊儒术禁锢了思想,所以要解放?

可思想解放并不利于治理国家,他不想朝堂上再辩来辩去。

科技,想发展;思想,想统一。

刘彻:纠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