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orz
第66章
唐景昇这一劝, 看似不过是作为臣子以示忠心,实则摆明了告诉在场诸位,即便唐家是五皇子的外祖家, 也行得正坐得端。
往日与唐家交好的大臣乐见其成。
只是苦了那些甚爱钻营的, 更不用说私下里与礼部员外郎关系不错的臣子。
此时听到唐景昇点明审问一事, 心里那是又恨又怕,偏偏找不到反驳的借口, 只得紧咬着牙关,思索平日里可有留下什么要命的把柄。
唐景昇口若悬河,将方才礼部员外郎指证四皇子的疑点一一指出,在惠仁帝露出一丝不耐时又恰好打住。
这样细微的情绪变化并不易察觉。
宓葳蕤靠着坐在惠仁帝近前才得以观察到, 而唐景昇则是凭借多年为官的经验, 将辅佐的每位帝王的心思都琢磨地明明白白。
话语严谨, 言谈收放自如。
这样的老臣, 怪不得能成为三朝元老, 且在柔妃死后还能保唐家未被牵连……
想到这,宓葳蕤恍然怔住。
唐景昇既然能将惠仁帝看得如此透彻,他如何会算不到惠仁帝会对唐家动手, 柔妃入宫得宠,就意味着唐家必定会更进一步。
也就是说,唐家如日中天的开始, 便是惠仁帝动手的预兆。
因此,柔妃被陷害只是或早或晚的事。
只是最终柔妃身死,到底是唐景昇算漏了惠仁帝会如此心狠手辣是以痛失爱女, 还是为保唐家百年兴盛,在决定将柔妃送入宫中的那一刻,就已经把她当做了一枚可以随意舍弃的棋子。
惠仁帝再精明, 再善于揽权,凭他回宫这几个月的观察,宫中疏漏,欺上瞒下的事情并不在少数。
各宫皆有各自手中的底牌,惠仁帝所能掌握的也只是一部分。
宓葳蕤不愿去思考后者的可能性。
他太清楚,这本就是对喻苏来讲最为残酷的真相。
不然为何书中,在喻苏被圈禁后,唐家如何竟只字未提,宓葳蕤不信一个世家大族会消无声息的殒灭。
如此,便只有一个可能,唐家并未牵涉其中。
是归顺新帝,还是上交权柄,宓葳蕤不得而知,但显然喻苏的处境,只怕与柔妃一般无二。
喻苏是皇子没错,但在他登上皇位之前,终究只是个皇子,坐不到那个位置,便没有从龙之功。
唐家要的是家族百年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