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64章 著书之议(二)(2 / 2)

书致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却也知道这帮人有号称“骈文三大家”的,有并称“南北两大宗”的,还有什么“江南三布衣”、“清初三大家”,加上他哥本人,清初文坛半壁江山都已经集中在这个小村子里了。

成德遂为弟弟一一引见。

秦松龄等人也好奇地打量书致,他们早就知道容若的双生弟弟是协助皇帝擒鳌拜的重臣,都以为他要么是个虎背熊腰的武人,要么就是个精明世俗的官老爷。

不曾想却是个跟容若长相有三四分像的英俊少年,没有什么为官做宰的架子,对哥哥言听计从,体贴到了十分上,从收拾猎物到生火烤肉,全部一手包办,一点儿也不让成德插手,连吃个果子也要抢过去洗干净了再递给哥哥。众人不由啧啧称奇,都笑道:“公子好福气。”

“你也太小看人了。”成德在一边捧着个萘果啃着,眼见弟弟把片好的牛肉放在铁丝网上烤着,不禁笑道,“不就是刷油夹肉,谁还不会似的?”

“呆子,你有求于他们,就得显示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来。”书致压低声音笑道,“否则你无官无职,人家凭什么投入二十年的光阴、相信你能刻完几百万字的长篇经集?”

“还能这样?”成德惊奇地问。书致笑笑,示意他继续啃苹果,不许停。

一时成德又被陈维崧几人拖去参观山村风光。雅布则兴冲冲地过来叫书致,说是在山麓那边发现了几头马鹿,叫他射鹿去。

“你阿玛当真给了你哥五万两银子刻书?”听闻明珠的大手笔,雅布亦是瞪大了眼睛。

雅布扪心自问,要是他阿玛济度仍旧活着,自己向他要这么一笔钱置田庄、娶媳妇,估计也不难。但要是拿这么多钱去干刻书这种没要紧的事,济度早就一个大耳刮子扇过来了。

曹寅骑在马上,一面驱使着猎犬向前,一面摇头道:“如果真要集齐上百种经解、成卷上千,区区五万两,恐怕还不够。”

雅布更是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书致:“我说,你该不会是捡来的吧?”

按照现在的观点,书致已经成年、身体健康又简在帝心,父母应该往他身上使劲儿堆资源,全力培养他做家族下一代的领头羊才对。

而像纳兰成德这样的身子骨,放在其他大家族里,也就是好吃好喝的养着罢了。若是遇上仁义一点的兄弟还能分几亩田地给他养老婆孩子;要是遇上狠心的兄弟,恐怕连娶妻生子都困难;除非这家没有其他儿子了,否则绝不可能受到父亲如此的重视和栽培。

“这就叫做格局!”书致甩甩鞭子,得意哼道。

以他爹的文化水平,如果没有纳兰成德这个儿子,明珠就算攒再多银子,也不过是吃吃喝喝修园子,当一个精致而庸碌的土大款罢了,哪有这种为文化事业做贡献的机会?

书致就更不计较了——他前世努力了很多年,就是想让歧视自己残疾的父母刮目相看,只可惜还没等到打脸成功那一天,就莫名其妙穿来清朝了。看到纳兰成德同样病弱,却被养得如此优秀耀眼,书致就有种仿佛几个大耳刮子扇在前世父母脸上的快感,哪里会计较他哥花了点原本也许该落在他头上的银子这种小事?

“嫉妒,都是嫉妒!”书致总结道,“你们就是没有过一个好兄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噫。”雅布嘴角抽搐,一副我从未见人当冤大头当得如此投入的无语表情。

曹寅也翻了个白眼道:“小容是真的福气好,你这大傻瓜也真是傻得可爱。”

有了父亲和弟弟的财力支持,成德很快就说服了徐乾学,获得了徐氏三兄弟学术上的支援。他在明府后巷选定了一栋三进小院,起名“花间草堂”,后来又更名为“通志堂”,作为编书、藏书的办公室;请朱彝尊、秦松龄负责搜买经解书籍,由包括自己在内的七名朋友负责校对编订;顾贞观负责组织刻工,雕版印刷。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单说五月初三,书致和朋友们在庄子上打了两天猎,尽兴而归,在城门处话别,正要各回各家,忽然见曹寅的小厮阿越打马而来,急匆匆地对三人说:“佟大人请三位大人赶紧进宫,皇后娘娘不好了。”

曹寅二人俱是大吃一惊:“皇后?皇后不是怀着身孕,好好地待在宫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