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9章 第 49 章(2 / 2)

书致又揪着小弟的耳朵,再三嘱咐他听话。

送走了觉罗氏,明珠便搬到了兵部后衙的一个小院里暂住,日夜办公。书致也经常呆在宫里,昼夜值班,陪着康熙处理军务。白日里,只剩下成德一个人在家,他便跟弟弟商量,想搬到京郊大觉寺里小住,专心念书。

“有这必要吗?”书致不禁皱眉。如今已是深秋,天气逐渐转凉。觉罗氏不在家,家中过冬的准备可能没有往年那样周全,但好歹一应陈设都是现成的。

望海楼里铺了地龙,盘了火炕,设了通烟道的夹墙,安了一人多高的西洋明瓦玻璃大窗,又暖和,采光又好。地上铺着米色万字不断头长绒地毯;窗遍廊下上养着各式各样的绿植,有婆子定期浇水,即便烧一整日的炭,房内也不显干燥。这可都是觉罗氏养儿多年,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的跟寒疾对抗的宝贵经验!成德在家里念书,至少不用吃饭穿衣的问题分心。

“正是因为家里条件太好了,才要出去读书。”成德道。

上回考举人的时候,他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贡院木板床的威力,秋闱那九天,成德每夜都被那张缝隙巨大的竹篾子床咯得脊梁骨生疼,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险些落第很大程度上也是拜这种艰苦的条件所赐。

那尚且是温暖的八月,听说二月份的贡院冷得好比马厩,穿的是单衣,吃的是干粮,连烧水的碳都限着数量,不提前适应一下怎么能行?

“可是抗冻这种体质,它也不是能练出来的啊!”书致哭笑不得,“你别给自己适应到床上去了,到时候错过考试就有得哭了。”

书致还是觉得哥哥应该在家里休养生息,把生命值和血条都攒起来,留到非挨冻不可的时候再用。

“你当大觉寺是什么地方,市井话本里漏风的破庙吗?”成德笑道,“我派人去看过了,那庙就在京郊玉泉山上,出了京城水门走不了二里地就到,又安静又方便。房舍都是干干净净的青瓦大屋。我只带顾先生并临安宴平过去,恁一间小院,就我们四个人住着,吃饭就跟着庙里的师傅们凑活,清清静静地念四个月书。”

书致拗不过他,只得答应了,隔天请了一天假,亲自送他出城上山。

大觉禅寺就在京城以西的玉泉山上。因为明清两代的京师北京地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地上水稀少而且多泥沙,井水大都苦涩。于是最好的水源就是山泉水。

玉泉山离城近,水质极佳,宫廷和王公贵族家都会每天派专人上山取水引用。所以山路修得宽阔整齐,交通的确很便利。

大觉禅寺就在山顶向阳坡上,环境清幽,风景极佳。因为靠近皇家水源,周围的土地不许大肆耕种,为了开源节流,寺庙的住持就另辟蹊径,将寺院的土地建成许多房屋,租给上京赶考的学子们居住念书。因为价格适中、环境清净,竟然经营得有声有色。

纳兰家一行人到时,从山顶往下俯瞰,便见半山腰处是三排平房,后面是十几处独门独户的小院。门口都密密地掩着帘子,屋前院内搭着一些晾晒的衣物,都有人居住的痕迹。有的院落里有长随在喂马,有的房子前有女人在洗衣做饭,道旁甚至还有孩童在跑来跑去。

“这些人都是来考试的吗?”书致不禁觉得奇怪。这才九月,离着明年春闱还有小半年的功夫呢,怎么就有这么多人进京了。

一问带路的沙弥才知道,这些都是常住京城赶考的举人。短的住了大半年,长的竟然是从八年前上上上届科举落第就定居京城,脱产念书备考。有的把家眷接了过来,甚至连孩子都生了两三个了,仍在备考状态。

“什么叫做‘卷’啊。”书致听得惊叹不已。成德亦是暗自心惊,庆幸自己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做出了专心备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