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4章 丁酉顺天乡试案(2 / 2)

“也没什么,就是阿达海大人还有不少其他的侍卫,都欠着我两个月的喂马擦靴,所以他们最近见了我掉头就走,生怕我想起来这回事,哪还敢找上门来比武呢?”

“阿达海大人替你喂马擦靴?”成德不由更奇怪了。

书致大笑,把当日的赌约说给哥哥听了。

不得不说,康熙真的是一个极有自制力的小孩。太皇太后一共给他娶了一后五妃六个老婆,这六个人燕瘦环肥,相貌不同,性情不同,出身更是迥异——从一等公的女儿到看内务府看守库房的门卫大爷之女都有。

然而从大婚的第二个月开始,康熙就开始很有规律地轮番留宿每个妃子宫中,而且是不偏不倚,每人四天,没有体现出一丝一毫的个人好恶。

蒙妃博尔济吉特氏长得差强人意,是每个月侍寝四天;庶妃钮祜禄氏是鳌拜的干女儿,也是每个月侍寝四天。书致的堂姐呐喇氏和另外一位庶妃马佳氏,容貌相当不错,虽然出身低了些,但家里人都对她们“寄予厚望”,结果还是每个月侍寝四天。

这可叫阿达海等一众叫等着吃瓜看戏的侍卫们大跌眼镜。

而在康熙“平均主义”的大方针下,赫舍里氏身为皇后,又多了初一、十五那两天,所以书致稳稳地赢得了这次赌约。

“你们怎么拿这样的事开玩笑。”成德听了先是不好意思,然后又忍不住好奇,问弟弟,“你是怎么猜中皇上心意的?”

“是啊。”雅布二人也疑惑很久了,曹寅忍不住开口说道:“这种事儿皇上连我也没有透露过呢!”

“那是因为你傻,只知道记恨人家董鄂妃一个死去的弱女子,却不会总结教训!”书致白他一眼道。

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都很能从父母身上吸取教训,然后矫枉过正,走向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就像性格暴躁易怒的父亲,很容易养出软弱恋母的儿子;性格软弱、对家暴忍气吞声的母亲容易又养出强势独立的女儿。像顺治这样恋爱脑的父亲,会生出康熙这样雨露均沾的端水大师,简直一点都不奇怪好吧。

只可惜,康熙虽然没有在爱情的问题上摔跤,但是却又大头朝下、笔直地栽进了另一个名为“儿子”的深坑当中。书致摸着下巴想道。

二人这才恍然大悟,雅布又兴致勃勃地问书致:“你准备什么时候让那群混蛋兑现赌约?”

“对!”曹寅也激动起来,握拳道,“兑现之前,一定要先去马棚里踩两脚,再让他们给你擦靴!”

“我干嘛要兑现?”书致笑得一脸高深莫测。

他还没有傻到因为赢了一个赌约得罪全体同僚的程度,况且王炸一但打出去了,就没有威慑力了。那些侍卫不挟私报复、把他堵在校场上暴揍才怪,将把柄留在手上,每天看阿达海灰溜溜地从他面前经过,这样的日子难道不香吗?

“高,实在是太高了!”雅布举杯,由衷地比出一个大拇指,“兄弟我先干为敬。”

酒过三巡,雅布又吵着要去望海楼上观景,成德便起身给他带路。书致和曹寅落后一步,闲庭信步,走在白雪覆顶的湖滨游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曹寅这才压低了声音问书致:“小成最近没出去跟顾先生见面吧?”

“怎么连你也这么问?”书致不由觉得奇怪,“难道那个顾梁汾是个伪君子,被你们发现了,所以大家都躲着他不成?”

“恰好相反,他倒是个坦荡君子,是我们这些明哲保身的‘真小人’,配不上跟人家交往。”曹寅说着竟然一副十分唏嘘的模样。

“天呐,是什么突然让你有了这么深刻的自知之明?”书致大惊问道。

曹寅磨牙,抬手欲打,被书致一个秦王绕柱,闪到柱子背后躲着。两人绕着柱子追打了一阵,曹寅方才缓缓开口说来。

原来顾贞观这次进京并不是为了享受当大明星的优越感,而是带着为在丁酉顺天乡试案当中被冤枉的好友吴兆骞翻案的使命来的。

吴兆骞,明末清初大词人,同时也是清朝前期科场上出了名的大冤种、倒霉蛋。

顺治十四年,他在江南参加秋闱,高中乡试第二名亚元。不料同榜当中有一个名叫陆其贤的人以白银三千两贿赂考官,买了一个举人的功名,被御史揭发出来。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顺治皇帝为了平息物议,下令将陆其贤立斩,其余中试者都押往京城,在金銮殿前当庭复试。

吴兆骞九岁即能作《胆赋》,十岁写《京都赋》,原本是有真才实学的,不料他当时流年不利、犯了水逆、出门之前还忘看黄历——先是在入京途中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地折腾了半个月;然后好容易挨到瀛台复试的时候,又被分配到边角的位置,有四个蒙古侍卫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持刀警戒。

彼时蒙古族生活在水源稀缺的内陆地区,所以难免有一些不大好的卫生习惯,他们又喜食牛羊肉,当时正是阳春四月,高高的日头一照,那散发出来的味道便不太随和。

吴兆骞生在南方,又是个文弱书生,哪里受过这等折磨,手抖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最终未能完卷。

顺治皇帝一见,顿时火冒三丈——好家伙,你一个在江南高中第二名的人,到北京之后竟然连卷子都做不完,肯定是行贿了!哈哈,还是朕英明神武,一下子就把你逮住了吧,哈哈哈!

于是顺治既不给吴兆骞辩驳的机会,也不让三司详查,直接当庭下旨,取消吴兆骞的举人功名,重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

问题是,吴兆骞在江南素有才名,顺治皇帝但凡派个人出去打听一下,又或者向抄家的官员多问一句,了解一下吴兆骞那三间瓦房子土墙的居住环境,也不会得出他行贿这么离谱的结论。

可是当时正是顺治亲政之后第一次亲自破获“舞弊大案”,自以为朕为江南士子主持了公道,正是志得意满之际,谁敢对正在兴头上的小皇帝说“陛下,您弄错了”?

于是负责抄家的刑部、负责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都装聋作哑,任由吴兆骞被廷杖流放。

得知内情的文人们纷纷泪洒笺纸,赠词赋诗送他出塞。其中以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最为有名:

“生男聪明慎莫喜......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居然还有这种事?”书致也不由听得一脸唏嘘。世上怎么就有这么倒霉的人?以前他以为参加科举考试,最惨也不过是像范进那样,七老八十了还考不中罢了,怎么还能有考个试、结果却把全家考去宁古塔吃野菜的操作啊?

满清大兴文/字/狱,那些因此丧生的人,当然也无辜,吴兆骞这事能闹得这么大,就是因为他只是普普通通地参加了个考试,然后运气不好遇上了傻X同榜行贿,然后又很倒霉地遇上了不靠谱的年轻皇帝,一万个巧合凑到一起,最终落得个全家流放的结局。

正是因为他的经历平凡又真实,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就很能让所有参加过或者有家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共情。

就连书致也忍不住在内心暗想,因为生病所以做不完卷子这种事情,听起来就很像会发生在他哥身上的事啊!要是纳兰成德考试的时候也来这么一出,即便有明珠的权势庇佑不至于获罪流放,他估计也受不了这个冤枉气吧。

“更倒霉的还在后头,”曹寅苦笑道,“这事是顺治爷一力做主的,他老人家偏又已经驾鹤仙去了,现在想要翻案,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书致更是满是同情地点点头——要是顺治还活着,他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说不定还能传为美谈。可他又偏偏已经嘎了,康熙如果要给吴兆骞翻案,那他就必须要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的皇阿玛做错了。这岂是人子所为?

所以曹寅哭丧着脸说:“昨儿顾贞观来求我,在我面前长跪不起,说他把吴兆骞的冤情写了个折子,希望我能婉转递给皇上,可是我......”

他看起来纠结又沮丧,握拳重重捶打了一下柱子:“古人说‘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我怎么能让皇上做这么为难的决定呢?倒还不如我自己当了这个小人,一顿臭骂,给他轰出门去了。”

他说着负手长叹:“我日后算是没脸在京师文坛上混下去了。”

换了平常,书致早就开口嘲讽他“说的好像你是京师文坛的什么重要角色似的”,不过现在他也没了说笑的心情,反而拍拍曹寅肩膀安慰道:“我阿玛也给他轰出去了,咱们都不是什么君子。”

“所以就更不能让小成知道这件事了。”曹寅朝成德的背影努努嘴儿,嘱咐书致,“你阿玛是刑部尚书,正管这摊子事。你哥又是个热心肠的傻子,万一他要是脑子一热,非要给吴兆骞出头,还不惹得你们家鸡飞狗跳?”

“怎么说话的,你哥才是傻子呢!”书致瞪他一眼,“我不说,只是不想让他知道难受而已。若说了,他肯定比你拎得清!“

“是是是,你哥最棒最厉害,行了吧?”曹寅白他一眼,打住话头,快步追上成德和雅布,和他们大声说笑着,把这事抛到脑后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