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不便宜,但是佛字糖不论是味道还是图案都让普方寺的方丈非常满意,而且佛字糖还有凝神的功效,最后他同意了唐董报出的价格,就以一百文一斤买下唐记的佛字糖,并提出一个月供应五千斤的约定。
五千斤糖,普方寺的和尚们就是天天、顿顿吃糖也不可能吃得完,他要这么多糖定然不是自家吃的。
唐董没有多问普方寺会怎么处置这些糖,他考虑了一下自家作坊产糖的能耐,最后将数量定在了三千斤,如果做多了也一并送来普方寺就成。
其实订不订供应的数量不是很重要,毕竟唐记已经答应了把他们的佛字糖独家供应普方寺,只是普方寺的方丈担心唐记的人做别的订单去了,把他们普方寺要的佛字糖放在一旁,毕竟他听说现在唐记的字糖被人追捧得不行。
后来,唐董从别人那里知道,普方寺的香客们一旦一次性捐了十两银子的香油钱,就能获得一份普方寺特别回礼,里面有大师开光的护身符,以及一小盒子的佛糖。
佛字糖被普方寺的大和尚们改名为了佛糖,档次又提升了一级,不少夫人、夫郎冲着这送的几块佛糖大笔大笔地往普方寺捐香油钱。
在崇安县是普方寺有佛糖,到了隔壁的梁平州,就变成了普元寺送佛糖,以此类推,可想而知其他地方很有可能也有佛寺送普方寺运过去的佛糖。
唐董听别人说了佛糖后没有太在意,他把佛字糖卖给普方寺,图的就是普方寺帮唐记字糖扬名,就算改了名字,知道唐记字糖的人轻轻松松就能把唐记的字糖和普方寺的糖联系在一起。
在佛糖“出世”后,伴随着字糖卖的范围越来越广,唐记的名气确实越传越响亮,来崇安县的人越来越多,唐记逐渐成为了崇安县一个非常出名的特色。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暂且不提。
苏忻在把几种糖研制出来,并整理出了批量做糖的要点,教会了大海等人做各种糖后总算不用像之前那么忙了,由于他不方便加入制糖大军中,他就听唐董的稍微休息几天。
得了空的苏忻留在唐家没什么事做,他想着做糖的大家伙辛苦了,他闲着没事就干脆回了苏家,用那边空着的厨房做些糕点犒劳大家一下。
从气味上会让人感觉幸福、产生食欲的糕点最明显就两种,一种是烤的,一种是油炸的,高温或者油都能让面粉、糖、油混合后散发出惊人的香气。
思索一番,苏忻打算做冰花酥,做起来不复杂,但因为是酥类点心,味道和口感都会比较丰富,而且酥类要经过高温烘烤,也不容易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