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赖特与摩根之间犹如街头械斗的遭遇战。布莱克与施琅间的对决却颇有古代武者的气质。双方在海面上各自摆开阵势。布莱克所率英军舰队包含了18艘战列舰、7艘巡航舰、以及负责侦察的3艘小型战船。其中绝大多数的战舰都是布莱克从本土带来的主力。至于摩根带走的分舰队则是以英军在印度洋的舰队为主。反观中华军这边施琅亲率的先遣舰队共有战列舰24艘、10艘巡航舰、4艘侦察船。此外在他的身后约一个多时辰的航程上还有项鹰率领的一支由28艘战舰组成的后卫舰队正在赶赴战场。
下午午时,旗舰敖顺号与海上群王号像两个即将决斗的武士一般升起了各自的战旗用以向自己的对手宣战及致敬。当两面战旗不约而同的升至桅杆顶端时战斗也在这一刻开始了。
不否认施琅与布莱克都是这个时代正统战法的行家。其实所谓的“正统战法”在二十年前在世界各国海军提督的眼中还是陌生而又古怪的战术。只是不同的机缘让英国与中国几乎同时发现了单行纵列队形在实战中的强大威力。之后双方之间在海上数年的较量又让这种战法逐步完善。直至成为这个时代海军的主流战术。因此无论是施琅,还是布莱克在开战之后几乎都保持着严谨得令人惊叹的队形。双方所表现出来的灵活而又稳重的指挥技巧能让这个时代的其他同行看得瞠目结舌。
“如果施琅与布莱克当时对阵的是那个时代其他任何一员将领,恐怕他们都能在卡奇湾中创造出奇迹。只可惜命运之神捉弄于人。这东、西两员宿将碰撞出的火花竟然是——乏味。”后世这段有关第二次卡奇湾战役的评论多少有些偏颇与夸张的意味。不过它却道出了“正规战法”的致命弱点。
诚然施琅与布莱克各自都施展出了浑身解术想给对方造成沉重的打击,双方舰队最终却还是相向着擦肩而过了。一般来说,如果两支舰队是相向通过并不会取得重大战果。当然相对的舰队本身也不会蒙受什么损失。中华舰队与英国舰队当时的情况就是如此。在第一轮对决中双方的战舰几乎没有遭到什么致命损伤。之后易地而战的结果仍是如此。事实上倘若其中的任何一方此时改变战术,就像郑森当初在拉克沙群岛的临时做的决定一样。沉闷的战局立即就会被打破。然而双方谁都不肯轻易的去尝试改变既定战术。因为无论是施琅,还是布莱克心里都异常的清楚。此时任何一方放弃战列队形都会被对方抓到致命的把柄。
沉闷的战局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看似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双方舰队互赠着炮弹却又都难以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这种情况对于目前兵力及火力均处于劣势的英国舰队来说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布莱克同他的舰队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而支撑他们坚持下来的信念则来自于那个迟迟没有露面的友军。不过老天爷仿佛就是要在元月二十七日捉弄布莱克一般。
一个多时辰后东北方向上出现的一支舰队改变了原本僵持的战局。
“是项鹰的舰队吗?来得可真是时候啊。”通过望远镜证实了来者的身份后。施琅的语调在不自觉间带上了轻松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