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70页(2 / 2)

但是肖潇想要的并不是突火枪。

突火枪的原理很简单,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弹丸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达100米。突火枪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步枪,然而有了突火枪却也没能扭转颓势,原因便是因为这战争讲究的是实用,威力再大要能打死人才行。突火枪说是一百米的有效射程,可真正能打死人的有效杀伤射程不会超过20米;但是一个稍加训练的弓箭手便可以准确命中50米甚至100米外的靶子,而且弓箭手再次射击的速度比火枪快得多。那么突火枪在战场上除了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之外,肖潇想要的扭转战局的作用根本达不到。

所以肖潇想要做的其实是鸟铳。鸟铳原本是欧洲的火绳枪传入中国,因为可以射落飞鸟而得名,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鸟嘴铳,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这种枪虽然制作复杂和射击过程麻烦,但是它的有效杀伤射程为一百米,一分钟可打出一至两发,因此非常符合肖潇的要求。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工部的几位工匠却表示做不到。

鸟铳的做法,这得从明代的工艺说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说:凡锤鸟铳,先以铁挺一条大如箸者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这就是延用了数百年的鸟铳制作工艺,虽然在中国火铳的点火技术经过了几次改良,但是传统铳体的制造工艺一直到晚清洋务运动兴起时才被彻底抛弃,从第一支火绳枪起到二次大战的数百年中一直采用,可谓渊源流长;明代早期采用铆接,因制造不便,后期采用两段铜箍固定,虽然清洗不便,却缩短了鸟铳的制作时间。清代学习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铳管用细绳子扎,在一支铳上分成几段扎上一种牢固的细棉绳,在清洗铳管时只要解开绳子就能取下铳管,只是绳子容易被射击后炽热的铳管烙断。

可白玉国呢?白玉国除了当年郑国一统天下之后,三国鼎立却相安无事,没有外敌入侵便就没有仗打,这武器的发展自然滞后,朝廷自然也是重文轻武的。白玉国连黑火药都没有、直到肖潇出现才有了炼钢技术,让他们制作出鸟铳?简直是痴人说梦。几更不要说肖潇也只是个凡人,对于那鸟铳能记得大致部件就不错了,里头的小零件怎么会记得住?凭借着他各种推理设计出来的图纸不过几日便被工匠们判了死刑,表示根本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了恐怕也会是万不得已不能使用的自爆战术,开枪的士兵会被火药同时炸死的那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