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和学录原本就分别是两个人,去掉这个关系户的学政,就余下三个人,当中最出色的,还是那位学录了。
于是在和珅和监丞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两人推举的人是一模一样。
这就让乾隆看过有些惊讶,如果说其中一个人一样,倒没什么,两个人选的都一样,这就有点巧合了。
乾隆是从来不相信巧合的,就让粘杆处去国子监一查。
和珅那边因为跟学政确实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平日也有来往,送礼的时候的确很谨慎小心,没有让第三个人知道。
和珅收到后也没有立刻送人,而是把钱和玉牌都藏起来了,暂时没露馅。
反倒是监丞那边,他的俸禄是绝不可能买得起百年人参,如今竟然让老母亲用上,私下又有学政来探望留下礼物的事。
学政这次跟监丞送礼又是大大方方的,很多人都知道,拆礼物的时候监丞家里的下人都在,自然有人看见。
于是乾隆很快得到消息,这个学政走了监丞这边,是不是也走了和珅那边,就不得不怀疑了。
哪怕没有证据,他是宁愿杀错也绝不会放过的。
沐瑶很清楚乾隆这个性子,所以和珅是因为被监丞露馅了,才被连累进去的?
她问出口,永瑢却摇头道:“这自然是因为和珅察觉到学政竟然也走了监丞那边,于是连夜写了两封折子送过来。”
一封自然是弹劾监丞收受贿赂,推选学政的。
第二封折子就是和珅怀疑国子监不够公正,才会假装收下学政的礼物,看看还有谁会就范。
沐瑶挑起眉道:“和珅做事真够果断的。”
难怪和珅以后成长起来后成为能臣,这份杀伐决断确实厉害。
一来撇清了自己的关系,二来还表现了自己的英明,又为乾隆分忧,抓了国子监的蛀虫。
要是乾隆相信了和珅的鬼话,估计和珅就此能在国子监彻底坐稳了祭酒的位子了。
不过永瑢既然跟她提起,恐怕和珅的计划是彻底落空的。
沐瑶不意外永瑢笑着点头道:“额娘猜得没错,和珅还推脱说会写上学政的名字,是在学政送礼之前,觉得他的学问不错才写上的。”
他打了个时间差,确实和珅在写折子推举之前,拒绝了学政两次,折子送上去后才收下那个玉牌的。看着确实是假装收下,等着后边谁也推举了学政,很可能还收下贿赂,就能明白了。
在乾隆在查的时候,和珅就已经敏锐察觉到监丞跟学政来往还收下贿赂,所以才会急匆匆送上这折子来。
等真相大白,和珅的申辩仿佛有那么几分道理。
当然这就要看乾隆是相信呢,想继续用和珅,还是不打算用了。
如果他想用,自然会相信和珅的话,把人留下。
如果他不想用,哪怕和珅说的是真的,乾隆都绝不会继续用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