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
哪有心情去读数理格物,岂不是让本就头疼的脑子越发头昏脑涨,要放松也是去找如花似玉的女眷。
桩桩件件,导致了眼前的困境。
胤礽瞧着试卷,多处空白。一些曾经学过的知识,如今也没法得心应手地作答。只怕此次是要颜面尽失,只能考个倒数了。
话说回来,不管这次摸底考是不是坊间传闻是何焯撺掇的,之后也绝不会让此人好过,何焯别以为就能安安稳稳在京城当差。
考场中,有人似热锅上的蚂蚁,就有人下笔如风。
武拂衣奋笔疾书,而否认她是此次考试的始作俑者。
提出摸底考且设计考卷的人是胤禛,这会他应该在北郊院子悠闲午睡。
眼前的卷子,并不是胤禛设计的原题版本。
武拂衣上交给康熙后,特意说了不妨请其他学者拟定其他考题。
自己也要参加考试,那么公平起见应该要换题,所递交的试卷初稿就当做是提供些许思路。
今天一看试卷,便知道康熙花了心思。没有一道胤禛设计的原题,但把要考核的知识点都给把握住了。
据说五天前,梅文鼎、陈厚耀被请入宫,两人在数理方面颇有建树,应是用短短五天设计出这套卷子。
武拂衣认真作答,没有产生任何怠慢或轻视的心态。
反而仔细阅读分析每一道题目,从字里行间推测这个时代数理学者的思想认知。
一个半时辰的摸底考终是结束。
交卷离场,几人欢喜几人愁,等待两天后分数出炉,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将差生公开处刑?
这次,康熙没有传召老四入宫,而是与临时招来的出题者陈、梅两人批阅七十三份试卷。
比起批阅多数考生给出不知多云回答,陈厚耀与梅文鼎更希望做一件事,他们很想见一见原始版本试卷的出题者。
无奈,皇上说递交试题的五三山人性情孤僻,隐居避世,只能让两位臣子失望了。
世上叫人失望的事岂止一二件。
至少陈、梅两人是暂时被假消息蒙蔽,说不定将来有一日还能得偿所愿。
康熙编了瞎话,隐藏了摸底考是老四的提议,为了保护老四不被群起而攻之。他却没臣子的幸运,因为自己所产生的失望是源于真相而非善意的谎言。
翻阅众人的答卷,越发确定老四的建议是对的,必须尽快设立理学院,正式将数理格物之术传播来来。
七十三位考生,或是皇室宗亲或是权贵子弟,全是去年年初被送了牛顿《原理》的那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