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边的座位,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人主动选它。大部分情况是,来得最晚,没地方可坐的人坐在那里。毕竟,这个位置孤零零的,又在老师眼皮底下,还特别容易吃粉笔灰。
孤零零嘛,这个倒不用担心。本来我就是为了一个人坐才选这里,更何况后面不是还有同学嘛。至于其他的缺点,那就没办法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完美的事情呢?有舍才有得嘛。
于是,我就在讲台边安心地坐下了。
来到新班级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班上有个同学自愿退出了我们班。
原本三个A班都有四十八个学生,都是按成绩排的,但我们班有个同学不想待在A班,便主动提出下调班级层次,离开了七班。
其实这件事本身和我倒是没什么关系,只是为我日后离开讲台边的座位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只可惜我当时没发现。可话又说回来,若我当时就离开讲台边,那后面也许就不会发生这许多的故事了。果然,人生的每一步都牵引着下一步啊。
在新的班级里,我再一次遇见了林海原,七班的一号。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意外的事,毕竟我们年级只有两个理科A班,我和林海原也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同班。
“生命的进程既不是偶然,也非必然”。“人生的许多事都是可以预期,却也是不可思议”。
林海原这个人,课余时的样子很符合一般人对学霸的想象,若没有其他亟待解决的事务,他几乎一直都在伏案疾书。
他安静学习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挺成熟稳重的,也有点难以接近的味道。
但在课堂上时,他的表现就会完全颠覆前面的结论了。
老师在讲台上讲,他会时不时地出声附和几句,经常坐着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问时也会直接发问,灵感来时会开几句玩笑,发生趣事时也常“嘿嘿”地憨笑几声。
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活跃表现,看起来活脱脱像个孩子。
而他课后开起玩笑来时就更不用说了。他课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做作业没错,但也会在埋头狂写的同时和周围同学对话几句,说笑时的孩子气和安静伏案时的成熟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习上,他的成绩高不可攀,整天研究些难题,沉默起来高冷得难以接近;生活上,心直口快,经常开玩笑也常常成为被开玩笑的对象,不时犯点傻,为大家单调的生活增添一点笑料。
如此一来,他身上就自带了一种“反差萌”。成了我们班拥有较高存在感的活宝之一。
这人是挺有趣的,可是他的言行似乎也有点违和感。我甚至觉得,他的行为,若是有意,就有些做作了。不过从他孩子气的表现看来,更多的应该是无意的,但还是显得举止有些轻率。
不过,这些都和我没有什么相干。到现在为止,我只是和后排的同学保持友好但又不会过于密切的关系。至于林海原,我还没跟他讲过一句话。
第四章 转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