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72章 携酒上青天16(1 / 2)

“——这!”

参奏的大臣们完全没有想到许怀谦居然会这个时候回来,一个个都当庭愣住。

愣过之后,又淡定了些:“你若没有玩忽职守,因何缘故半月不来上朝?朝中大臣,就连年老体衰的老臣,都没有你休假休得久!”

缙朝的上衙制度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官员至多只能请三天的假,超过三天就要扣俸禄,而病假一年只能一个月,只有特大病情能请三个月。

至于丁忧,没有的。

缙朝才开国,到处都缺人才,父母去世,一个官员就要丁忧三年,国家还要不要运行了?

至多给你放三个月的丧假,让你回家治丧尽尽孝,就赶紧回来上班吧,国家需要你。

在人才这么紧缺的时代,许怀谦才在朝廷上上衙多久,就一口气休了大半个月的假,参他一本,又有如何!

“——咳咳咳咳咳。”许怀谦当庭给他们表演了一个什么叫,大变活人,明明他走进来的时候,还中气十足,咳了两下,面上气色全无,一张脸惨白得犹如病入膏肓之人,气息也略有些不足,“……我身体先天不足,换季大病了一场,请了病假,有何不妥么?”

许怀谦掐着点呢,既然一个官员一年能请一个月的病假,这里马上就要年底了,能休干嘛不休?

而且,他觉得他这个身体,完全可以休一年三个月假的,他只休一个月的,已经是很体贴了吧。

“你说请病假就请病假?”众位大臣不信,明明他刚刚身体还好好的,眨眼间就变得这么虚弱,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问题,“你可有证据?”

“——哦,”许怀谦恹恹的应了声,太白的脸显得他五官特别大,唇色寡淡得几近透明,模样一看就惹人心疼,“太医院一直都有我的病案,要我取来给众位大臣们一览么?”

他这模样变化太快了,即使是不相信他有病的朝中大臣们,也被他那惨白到没有一丝血色的脸给吓到了。

难不成真生病?!

“——咳,还有我什么时候,无所作为了?”许怀谦轻咳一声,摇摇欲坠地把自己手上比书本还厚的奏折拿出来,“且不说我休病前一直在为陛下做事,在家养病的这些日子,我也一直谨遵陛下圣谕,为国尽瘁,为陛下分忧,呕心沥血地写出这几万字的治国方针,这也算无所作为?!”

许怀谦颤抖着手举起他手上的书本,一双丹凤眼在过于苍白的皮肤上显得又大又无辜,看得人无地自容,自惭形秽。

自许怀谦入朝以来,人家改革科举、改革翰林院、改革教习考、使朝廷各部推出学政。

这些那一样是无所作为了?

相反跟许怀谦比起来,他们这些朝臣才真正是无所作为,毫无建树……

更别提许怀谦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到超出他们想象的奏折。

话说,奏折还能写这么厚的吗?那得写了多少字?!

在家休病都能这般为陛下排忧解难,而他们这些无所建树的朝臣却在这里想着弹劾许怀谦玩忽职守……

这可真是……

被人打脸打到门面上,不肿也疼!

一众弹劾的官员被许怀谦三两句话和一本超厚的奏折怼得说不出话。

支持许怀谦这一派的人爽了,可不就是这个理,说人家玩忽职守,无所作为,还是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尽忠尽职再说吧!

“许爱卿辛苦了,”昌盛帝早在许怀谦举起手上的奏折时,就让鹏万里给取了上来,这会儿打开许怀谦的奏折扫了一眼,脸皮子跳了跳,无语至极地夸了许怀谦一声,又冷声对那些弹劾许怀谦的朝臣说道,“既然许爱卿已经来上衙了。弹劾之事就暂且不提了。”

“是!”

一众弹劾的官员憋屈得不行,他们筹备好些天,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弹劾的奏折,才让说了一个开头就被许怀谦给堵了回来不说,他们还给许怀谦铺路了。

让他一回来就重新进入了昌盛帝视线,瞅瞅,那么厚的一本奏折,昌盛帝仅仅只是翻了一页,就眼巴巴地说出了“许爱卿辛苦了”这等字眼,其他人那有这个殊荣?

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让这群官员着急死了,许怀谦这一回来,不会意味着沈温年要失宠了吧?

而支持许怀谦这一派的人看到此情此景淡定极了,果然昌盛帝还是看中才能呢,瞅瞅,我们的许编撰,一回来就是一本奏折就重新夺回了恩宠。

这么厚的一本奏折,养病这些日子,没少费心思吧?

想到这里,不少人都替许怀谦心疼了,这得有多爱国爱民,才会在养病的时候,都这般鞠躬尽瘁。

不会那奏折的页面上都沾染着他的血迹吧?

那当然是没有的。

就是许怀谦的这本奏折写得有点水,一页纸,字超级大个,一整页也没有几个字,看起来厚,实际上跟别人上的奏折字数差不多。

从未想过奏折还能如此做花样的昌盛帝,一边翻一边看许怀谦,在心里有点怀疑,他一向觉得对他对缙朝尽心尽力的许怀谦,是不是他的假象?

而真相就如这本奏折一样,实际上他在糊弄糊弄他,在糊弄糊弄朝臣?

但在扫到许怀谦那一脸虚弱的病容时,顿时又自己打消了疑虑,能挺着一身病骨,挨过一道道科举,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排忧解难的人,怎么可能是个糊弄之人?

定然是真病了,实在没有力气了,才这么干的!

为许怀谦找好借口和理由的昌盛帝,这才慢慢收回视线,翻看完手上的奏折,张口夸赞了一句:“朕果然没有看错,满朝只有许爱卿是干事实的,在众位爱卿还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的时候,许爱卿已经思考起了各地预防灾害的措施。”

不错,许怀谦这本奏折说得正是各地灾害的事。

他可没有忘记,昌盛帝改革科举,不正是因为华阴水患满朝拿不出一个解决之法,这才想到要改革的吗?

现在科举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这个预防灾害的措施,是不是也得筹备起来了?

不要等到每次灾害发生了再来讨论,那样等朝廷讨论出个解决方法来,人都跟华阴水患一样死绝了,没有任何意义了。

“灾害预防?”

众朝堂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话,全都愣住了。

“没错,就是灾害预防,”许怀谦苍白着一张脸,出列来,“如果早几年,我们就能够把这个措施筹备起来,是不是华阴水患的惨状就不会发生?”

他可是在翰林院里看过资料了,一整个府十万人口,除去死于水患中的人外,其他的,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还有些纯粹就是没了生的意志,直接跳河而亡了。

现在的华阴除了还有些不愿意离开的百姓,一整个府空荡荡的,完全没有一点生机的模样。

如果每次一个府但凡遭遇到一点灾害,朝廷都这般的话,不出百年,缙朝必亡!

“这该怎么预防?”众朝臣看着他,“我们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我们是不可以未卜先知,”许怀谦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想,“但我们可以把每个承宣布政使司可能遭遇到的灾害罗列出来,在每个承宣布政使司或者各州府建立灾情所,这样,一旦有地方发生灾情,朝廷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各类灾情。”

“想法很好,”沈温年听许怀谦侃侃而谈完,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可天下灾类何其多,要是每一项都预防到,这得需要多庞大的国力?我们缙朝现在还处于国力薄弱阶段,完全支撑不起你这个想法。”

“沈编修说得不错,”户部的人听了沈温年的话,站出来说话了,这次不是他们针对许怀谦了,而是实情本身就是如此,“户部每年的支出都是捉襟见肘的,能维持国朝基本运转,已属不易,再建立这个建立那个的,委实没有办法达到!”

许怀谦见户部的人站出来说话,很想跟他们翻白眼。

可别拿户部的税收说事了!

户部每年的税收只有四百万两银子不假,可他们说的税收是指,户税和田税,缙朝的税收收得不高,一亩地才收一成,当然只有这么点了。

可是关税、盐税、苛捐杂税这些大头的税,他们怎么不拿出来说事?

诚然,这些钱是要维持朝廷各部和军队的开销,只有户税田税这一项是户部能够灵活动用的,可许怀谦不相信,户部就一点剩的都没有了?

显然,户部每年还有一大笔银子,不知去向。

许怀谦没那么傻,这么大一笔钱,别人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的事,户部不可能把这钱私吞了。

朝廷里能够从国库调任钱粮的,除了户部,还有一个就只能是昌盛帝了。

而昌盛帝又是带兵造反起家的,他登基后,他从边关带回来的那批军队,除了少量的军队依旧回去守边关了,剩

下的一大批人去哪儿了?

朝堂诸公为何如此惧怕昌盛帝?明明昌盛帝也不是多有头脑的人,连帝王心术都没学全,为何一个个世家朝臣除了怠政懒政之外,不敢对昌盛帝发起任何攻击?

大家都是世家,这个天下,世家的能力可不低,他们要是看不惯昌盛帝,联合起来密谋造造反什么的,给昌盛帝搞点小麻烦,让他妥协妥协还是很容易的,为何他们为了除了嘴炮,一点行动都没有?

许怀谦在家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昌盛帝这人野心极大,他的目标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他脚下这片土地。

他更向往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他养了一只军队,一只绝对堪称精锐的军队,就在京城附近,震慑得京城的各大世家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而世家们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心里,不想给昌盛帝养兵?还是纯粹因为当官没好处,所以大批量的怠政懒政。

不管什么原因。

皇帝要养兵是他的事。

这和许怀谦不想让天下百姓受苦受难的心理并不冲突。

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一步步爬到朝堂之上,除了给自己谋点福利以外,他的心始终都是当初那个不想进娱乐圈受万众瞩目,只想给山区百姓做一点事的扶贫公务员。

他现在能的事很少很少,但起码要把一些基础的东西给建设起来吧。

在古代遇上一次灾害对百姓、对朝廷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既然是能够有效的提前预防的,为何不去做?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这里入冬了,连他都能预感到今年的冬天会很冷,提早穿上了羊绒保暖衣,外面别的百姓能够预感不到吗?

他们要是提前把这个灾情所给构架起来,要是今年万一有雪灾发生,灾情所是不是能够第一时间组织人手救援,让那些受雪灾所困之人,也能暂时有个安身的地方。

顺带也能安抚民心,把损失减少到最少?

“难道没有钱就不去做了么?”许怀谦很讨厌户部这种张口闭口先说钱的事,因为没钱就先不做,可等有钱,又永远都等不来钱,“有钱的时候做有钱的事,没钱的时候就不能把没钱的事儿先做好?!”

许怀谦不相信,这么大一个朝廷,非要等有钱了才能把一个灾情所给构架起来。

总有些喜欢拿着俸禄不做事的部门,把他们拎去灾情所,一人兼两职,闲时在自己部门办事,灾时调去灾情所帮忙,不是一样的?

再来粮食和医疗等问题,可不可以各地组织人手将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归纳到灾情所里,再让衙门给他们批块地,让他们种粮食和药材自给自足?

明明有很多不花钱甚至是花最少的钱就能办更多事的方法,户部就喜欢张口闭口都是钱。

这朝廷的户部太不行了,许怀谦有点想给户部换换人了……

裴望舒在翰林院学科里学得怎么样了?现在让他去参加散馆考,能不能给我考个户部侍郎出来,直接把户部侍郎给换了!

本以为一个谢玉堂下去了,户部能办点实事了,但没想到他们还是这么短视,连以前就知道在书院里游手好闲的裴望舒都不如……

“没钱的事?”许怀谦的话,让户部的人皱了皱眉,“没钱怎么办事?”

“你说得容易?!”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一样不需要钱?”

“别说朝廷了,就连百姓,没钱谁正眼瞧你啊!”

“或许可以,”朝臣在私底下讨论的时候,只有沈温年想了想许怀谦的话,出声道,“我前年在华阴待了一年,知道这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我们不一定上来就把这个灾情所给构架起来,但可以搭个架子放在哪儿,一点点地慢慢往上填充?”

许怀谦看到沈温年出来说话了,心里的郁气少了些,这在基层干过的人就是不一样,总算没有朝臣们那么假大空了。

“搭个架子?”众位朝臣不解,“这架子怎么搭。”

“或许可以利用当地的衙门?”沈温年可是为了学习时政在十室九空的华阴待过一年的,“衙门里的那些捕快人手本身就不少,没有案情的时候平日里清闲得很,加之各地有灾情的时候,本身就是他们第一时间要去救援的,直接把他们与灾情所归纳到一起,有何不可?”

“再者当地衙门就算再富裕,也不可能每间房产都是有主的,各州府衙门完全可以将当地的一些无主之房收集起来,召集民夫征发徭役修缮,作为灾情收容所?”

“这样一个灾情收容所的架子就构架起来了,”沈温年说着,“至于其他的,我想既然都发生灾情了,城里也会有乐善好施之人吧?”

“有了这灾情收容所,以后那些乐善好施的人也不用到城门口去施粥做好事了,直接捐钱捐粮给灾情所就行了。”

“沈编修大才!”众朝臣听沈温年这么一说,当即大喜道,“这样就可以不花分文将这灾情所给构架起来了!”

尤其是户部的人,喜上眉梢道:“这事都不用我们户部拨款,直接交给吏部去办就可以了,沈编修真是给了一个好主意!”

沈温年没有应承,看向一旁提了个开头就不说了的许怀谦道:“是许编撰提醒了我。”

要不是他说这没钱也能办事,他也想不到这么多。

可见许怀谦不是没有办法,他只是懒得说,或者就等着他说?

最近昌盛帝频繁召见他伴驾,明明每天只是说几句话的功夫,他每每都能从昌盛帝嘴里讨得一些赏赐,虽然都是昌盛帝自己画的一些字画,根本就不值钱,但这还是昌盛帝自登基以来,第一次对世家的人释放出如此大的热情。

连许怀谦都没这个殊荣。

这让很多人嗅到了些许不一样的信号,私底下接触他的朝臣不少。

聪明如沈温年如何看不出来,这是昌盛帝故意提拔他,要拉他出来与许怀谦打擂台,接受朝堂上他制服不了的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