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的话题就慢慢的偏了,跑到了漫山遍野的野果上。
杨和书听得有趣,问道:“你们这里野果很多吗?”
白善宝:“挺多的,就是不好吃。”
满宝:“所以还是得自己种。”
“你们还种果树?”
满宝就指着她四哥的山道:“喏,前段时间刚种下的,过个两三年我们就能吃果了。”
白二郎本人是很嫌弃的,“也太长了,我就说让我爹直接买大大的果树过来,种下去到秋天就有果吃了。”
白善宝鄙视他的无知,“那么大的果树不容易存活,从小养起多好?你要想吃果,先自己买呗。”
“而且大果树好贵。”
杨和书便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偶尔问两句引导一下话题,没过多久就把他们农庄的情况摸清楚了。
上次来的时候他没怎么关心这个小农庄,这一次再来才发现,这一百多亩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用途。
荒山脚下竟然还专门劈出一块地来养鸡。
杨和书忍不住问,“你们要种这么多东西,又养这么多东西,只三个长工够用吗?”
“不够呀,”白善宝道:“所以我和我祖母说过了,等忙完这一段就再请人。”
满宝颇有老周头行事的智慧,闻言道:“其实给长工们娶媳妇就好了,我爹说了,人不够用,娶媳妇就好了。”
杨和书:……
白善宝却认真的思考了一下道:“但好像没人愿意嫁给他们。”
杨和书却精神一振,人口也是一个县发展的重要条件,他问道:“你们的三个长工都没有媳妇?”
第392章 贫穷的理由
三个长工不仅没有媳妇,连家都很少回去了。
他们从家里被赶出来打工讨生活,做了两年短工后才在白家安顿下来,期间倒是回家过。
但他们在老家没有地,或者地很少,日子并不好过,还不如在白家打长工呢。
基本上,不是特别懒就不会被赶走,不赶走,每天就有吃的,就能活下去。
富贵不了,但在灾年的时候日子也比一般贫苦人家还要好过,因为至少他们不会饿死,也不至于去当流民。
如今,三个长工,年纪最大的一个已经二十四岁了。
在七里村,这个年纪孩子都能下地干活儿了。
比如周二郎和周三郎这个年纪。
最年轻的一个也二十二了,三个没有一个有娶媳妇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