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言岐今日审查柳三娘一案,准备调出案卷,查看红袖招近三年的状况。
然,负责此卷的评事却不在府衙之内。
“谢大人,这、这位林评事,今日不巧告假了?”和他共事的另外一位朱评事如是道。
闻言,谢言岐眉尾上抬,“告假?”
朱评事道:“是,晌午的时候,林评事的同窗造访,说是太子殿下邀请他们参加诗会,想看一看他们的真才实学。”
然,这所谓的真才实学。
又岂是一场诗会所能见证的?
谢言岐不经提了下唇角,摆摆手示意朱评事去启开库房屋门,随即,轻甩广袖提步走进,亲自动手,在一排排的书架上,找寻起卷宗来。
修长的手指落在竹简之上,又倏然顿住。
天光从窗牖翻飞进来,映出浮动于屋内的微尘。
他站在博古架落下的阴影里,几不可查地,蹙了下眉。
倘若,那不是诗会呢?
谢言岐将竹简放回原处,大步流星地迈过门槛。
他看一眼侯在门外的奚平,道:“奚平,随我去办一桩案子。”
稍顿片刻,他抵了下唇角,感受着唇上伤口泛起的细微疼痛,接了句,“记得,多带几个人。”
作者有话说:
第九十八章
因着如今有男客到访, 于是长公主那边便吩咐侍者,去库房搬来几面绢素嵌鎏金云石屏风,置于庭院, 将院中的坐席隔断分为两处。
进出庭院的街径上,宾客仆役熙攘来往, 纷乱的人影中, 初沅和青衫的男子面对面站着,面上浮现几许错愕。
见她久未言语,苏承泽上前半步, 接着解释道:“那日抱月楼, 郎君还记得吗?”
对于她的那半首诗,他始终意难平;而对于她如今的处境, 他更是悯惜且愤懑。
——毕竟,这样钟灵毓秀的人物, 却因为囿于长公主身侧, 无法崭露头角、考取功名。
实乃平生憾事。
苏承泽对她,有着读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
然,初沅却还处在乍然重逢的错愕当中。
她愣怔瞧着近在眼前的青年, 不可避免地,便想起方才,阿兄嘱咐她的话。
状元郎……
她记得, 抱月楼的那场诗会, 便是眼前这位惊才绝艳的青年, 拔得头筹。
——也就是, 阿兄所说的, 今年春闱金榜题名的状元。
望着他亮若繁星的眼眸, 初沅下意识地往后倒退半步,交握于身前的小手缓慢收紧,纤细指尖嵌进掌心,藏住局促。
她略微颔首,应道:“苏公子之才,自是让人见之不忘。”
闻言,苏承泽唇畔的笑意不由愈甚。
——原来,她还记得。
他嘴唇翕动,正欲出言寒暄,和她拉近关系,盼着往后能有机会劝慰,让她离开长公主,孰料这时,走在他前面的同窗忽然回首,扬声催促道:“承泽,诗会就要开始了,你还在那儿杵著作甚呢?快走啊!”
眼见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