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百姓们而言,吃不饱可能是最难熬的事,但服徭役绝对是最恐惧的事。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其实没几个人敢隐瞒不报的。而真正会产生隐田的大户,是那些地主,以及当地的乡绅,亦或者各阶层的权贵们。
也就是所谓的特权阶级,他们和官府的关系好,或者在地方一手遮天,也才能隐着田地不报上去。
而这些人往往背后都有各种关系,总是很难被查出来。
关于隐田方面,除了当地的父母官,大楚还设置了监察御史,专门负责清查。
监察御史这个职务,一般是监察百官,或者巡视郡县的,在大楚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清查各地是否存在隐田。
这么些年下来,监察御史做的不错,大楚上下基本没什么隐田的存在了,无论在哪,只要开荒,都会第一时间上报。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不是!
勋贵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户部尚书和监察御史的面子都要撕下来了,话里话外都是是他们收受贿赂,帮人隐瞒隐田的事。
这还不算,勋贵们还揭露了一项秘闻,那就是目前登记在册的田,有小半都是错的,比如明明是上等的田,就登记成下等田,而下等田记的却是荒地。
毫无产出,也不用交税的那种荒地。
户部尚书气得脑子冲血,胡说,你胡说,这是污蔑,绝对是污蔑。
尉国公冷笑一声,污蔑?启禀皇上,微臣有证据。
说着就掏出几本册子,皇上,这其中一本就是户部尚书去年收的年礼,别看都是一些孤本纸张之类,其实这里面夹杂的田契地契。皇上,我朝的契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红契,这种是要到府衙登记的,登记在谁名下,就是谁的东西,别人抢不走。等人过世后,就会分配给其子女。但其实民间还有一种白契,这种也是田契地契,民间买卖一般用的就是这种,便于携带交易,还不需要去官府登记那么麻烦。户部尚书收的就是这种契书,等过个几年,契书转手一卖,就是大笔的金钱。
户部尚书脸色阴沉的可怕,皇上,这一切都是尉国公的猜想,他没有证据就胡乱诬陷朝廷命官,请皇上为微臣做主。
尉国公不慌不忙,这事我确实没证据,只是知道户部尚书的家仆,每年都会卖出十几亩地,这些地看着不多,但年年都有得卖,岂不是让人怀疑。再说了,朝廷可不承认白契的存在,他身为户部尚书,居然让人买卖白契,岂不是知法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