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别的生意,安西还不会这么小心,但涉及到报社这种能操控民意的机构,就不得不和皇帝报备了。
当初开办报社的时候,为了方便,安西还给了皇帝三层干股,他自己都才有两层呢。
当然,剩下的五层都是厉云芊的,这毕竟是以她嫁妆的名义开的,拿大头是应该的。
从开办至今,报社总共赚取了30万两银子,分给皇帝的也不过9万两,这还是三年挣的。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这点钱实在太少了,因此并没有引起兴德帝的太多注意。
另外,安西在报纸上特设了一个版块,专门用来解读皇帝意思的,如果皇上想让百官或者百姓了解什么,就可以让人写一篇文章发上去。
原本皇帝就有执笔太监,现在更是多选了几个有文采的,专门帮皇帝写这些文章。
这些太监都是人精,写的时候,总会带上皇帝是怎样的英明神武,皇帝和大臣们君臣和谐,皇帝又有多么爱民如子,反正是怎么好听怎么来。
吹的次数多了,看报纸的人总会受到影响,再加上皇帝也不是什么昏君,大楚也还算安稳,一时间竟真的让大部分人都觉得,兴德帝堪比千古名君了。
偶然一次,皇帝微服私访,在路边听到有人议论自己,说的都是好话,心里高兴极了,对于安西这个报纸就更满意了,还特意下旨嘉奖。
也因为此,即使京城已经有了其他好几家报纸,但《朝阳日报》依然是稳居第一位的,京城内外凡是有点身份的,都会订购一份。
报纸,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其实算是一件大杀器,因此即使皇帝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安西都会定时的报备,比如在哪里开了分社,改版后的内容有什么变化,力求做到皇帝即使没看,也能了如指掌。
安西这样做的结果也非常好,至少皇帝是非常信任他的,对于安王妃打着安王的名义大肆经商,并开孤儿院收买人心的举动都轻轻放过了。
当然,这都是外人眼中的,其实际情况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开孤儿院自然是报备过的,但过程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自从厉云芊嫁过来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启了商业计划。
她首先就开了香皂作坊,然后是水泥,玻璃,而这些都是挣钱的行当,异常的挣钱,挣的盘满钵满的那种。
赵檀虽然刚成年,手中没什么势力,但他毕竟也是个皇子,还是个心有成算的皇子,早早就为自己培养了一些人。
而这些人,现在都便宜了厉云芊,安西让他们统统帮着厉云芊去扩展商业版图了,用的还是安王府所有的资源。
因此,在一两年内,厉云芊就把摊子铺设开来,银钱几乎是以几何倍的数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