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40页(1 / 2)

天气渐渐转凉,转眼就到了秋季,也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不管是大米土豆玉米,还是各种蔬菜果树,都需要收获了。

那些妇女们也进入了抢收的第一线,每天都累的要死,而她们原本实验的活,就被村里的老弱病残接受了。

他们虽然做不了精细的制作过程,但是在安西的指导下,做一些后续的活计还是没问题的。

比如需要晒太阳的,他们按时拿出来铺晒。需要水洗的,他们及时清洗。需要上锅蒸的,及时捡柴火蒸。

等到村里人秋收完毕,他们的实验产品已经进行到第三,甚至第四轮了。

经过几次的调整,不仅味道更好,也更节省材料,还比之前的保存时间更长,腐坏速度更慢。

不得不说,安西是下了大心思的,而那些老人孩子也很努力,安西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不打折扣。

尝到成果后,安支书对计划更加有信心,听了安西的话,还提前带着成品去和上面交涉了。

安支书是有能力的,在成品确实优质的情况下,他不仅把未来出产的价格谈好了,直接涨了一半不说,还拿到了预售订单。

收购站承诺,如果味道都和这个一样好的话,他们会按说好的价格收购。

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大喜事。

至少村民们都放下了心,可以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了,只等着产品卖出去好分钱呢。

因此除了那几个实验的妇女之外,厂里正式招聘了第一批员工。

除了安支书这个厂长,安西这个宣传,还有安实跟着自己父亲干采购销售的活以外,厂里还招了十名女工和八名男工,以及那些之前帮忙的老人孩子算是外援,帮着打打下手。

这些人是算工资的,正式工一个月拿十块钱,外援一个月三块钱。

别看厂里给的工资不高,但村里人都抢着要的,最后还是安西设置了几项考核,通过考核的才能进厂。

至于其他没选上的,也没办法,而且他们还要忙着种地打柴,反正农村不缺活干,只不过,厂里的工人拿到的钱多一点而已。

但是他们也少了工分啊,要少换一些粮食的。

为了让厂子正规化,安西一开始就制定好了规则,厂里按收购站的价格,提一成收购村里的农产品,生产之后卖给收购站。

所得的钱除去成本,工人的工资,剩下的就扩大生产,购买周围附近村子的农产品。

经过几年的发展,安西有信心把周围几个村的百姓都容纳进厂里来,让他们从农民变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