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寄了的,而且已经请示过陛下,派人送了一部分过去。数量不多,但是胜在难得。他亲自参与设计,又叫能工巧匠打造了一整套铠甲,不轻不重的铠甲,将要害全部保护住。柏鹤驻守益州,难免会有上战场的时候,他心中担忧,虽然每每世子与他通信,都只告诉他一些好消息,但是他知道,益州其实并没有他说的那样平静。
益州靠海,靠海,就会有海盗和倭寇。大昭并没有实行海禁制度,经常有渔民甚至商队下海打捞海产。海产之丰富,让益州虽然处于离着边境不远的地方,却也热闹非凡。有许多商队,愿意绕远路做生意,从益州进海产,沿途高价卖掉;再从幽州进一些罐头,运到益州贩卖,这也是他和柏鹤可以时常通信的一个原因。
第124章
“京都, 这几日可有新鲜事?”
宣帝端坐在正堂,议政大臣们神情肃穆,手里都拿着几本奏折,看起来要禀报的事情有很多。
宣帝虽然脸上带着一笑意, 可是眼睛却有一丝暗芒闪过。
这次小朝会, 看来这些臣子们, 都有话说啊!
兵部尚书袁振大大咧咧地将自己的奏折递给皇帝身边的大监,声音洪亮, 中气十足地道:“陛下,您瞧瞧,您还瞒着我们,这几天宫中将士都说, 他们看到了一大批可以闪瞎人眼睛的兵器, 是荣王殿下从幽州带过来的。到底有多少啊, 您可不要小气, 给我分一点啊!”
奏折写的多, 主要话题就两个,一个是西南要打仗, 要粮要兵, 趁早揍它丫的。第二就是,既然有更精良的武器,那就赶紧给边防的士兵们尽早配备上。
宣帝冷笑, “看来, 那些小国又开始侵扰我们的边境了, 先前他们受到的教训已经被彻底忘记了。仗,是一定要打的,不过, 怎么打,我们还需从长计议。此外,那些兵器,也需要时间炼制,你且等等。”
袁振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退了回去。他看见户部尚书在朝着他使眼色,但是他假装没看见。
笑话,别以为他老袁不知道这狐狸打的什么主意,当初沈小子明升暗贬,谁都没替他说话,现在倒叫我提他,他怎么好意思?
吏部尚书韩允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臣谨遵陛下旨意,幽州那处的任何要求,包括官吏的任免,一律准许。但是,臣担心,沈大人年轻,不知请神容易送神难。大昭的职位,向来都是有数的。如今官制精简,事务明确,才是正道。若是天下各城悉如幽州,臣恐冗官之弊病,不日将现。”
宣帝点点头,“爱卿考虑得甚为周到,但是,幽州之例,别州学不得。幽州向来复杂,如今更添铁矿煤矿,不用沈黎信重之人,恐怕会使采矿一事,更生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