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85章 百万贯(1 / 2)

一时间李、明、姚三人坐在小小一间茶摊上, 面前只摆着寻常的汤茶药和几件小炒与杂嚼,但三人谈得无比投机。虽然地方简陋,周围车马喧哗, 却也影响不到他们什么。

姚小乙谈起当年为明远家的院子“全能大改造”,谈起如何为明远家改造浴室,做下水,抹墙、找平……那些都是为明远家做的。

“李官人,如今明小郎君就在这儿。您可不能再说我是吹牛了吧?”

李诫表示震惊,看向明远的眼光便也有所不同。

“远之兄, 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明远虽有些不好意思,但推脱不掉, 只能点头。

“原来这是真的, 天下真有如此聪慧之人。”

李诫喃喃地道。

明远纵是脸皮再厚也吃不消, 赶紧改换话题:“李监丞……明仲兄, 你可有什么需要刻印的吗?我有……我认得一家很不错的刻印坊。”

这一下李诫就更好奇了:“远之兄, 你是如何知道我想要编书的?”

明远:……从结果倒推的?

你编出了一本书所以你想要编书?

他实在没法儿解释了,求援似地看着姚小乙。

李诫“哦”了一声:“原来是小乙转述的。”

姚小乙挠挠头:……我转述了啥?

“确实如此,整个将作监都知道……只是,如今怕还用不到远之兄所荐的刻印坊。”

明远很好奇:“为何?说来听听?”

原来,李诫想要编撰的,是一部记录并规范所有建筑技术的书籍, 包括地基、石作、大木作、小木作、瓦作泥作彩画作……但凡与建房子相关, 所有的工种、所有的做法, 他都想要汇总到一部书籍中来。

“如今从事建筑的匠人很多, 建筑却缺乏法度。”

“缺乏法度的后果, 要么是偷工减料、或是结构不对, 以至于房倒屋塌;要么是过度用料, 以至于铺张浪费……”

李诫一边说,明远一边点头,满脸是鼓励的表情。

姚小乙却在一旁傻愣着,惊讶于一向严肃板正的李监丞,面对初次见面的明远,竟然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往下讲。

“这想法听起来不错,然而当真想要上手尝试,却发现并非是我一人所能为之事。”

明远:确实……营造法式是个几十卷的大部头。

“或许以前人所留的典籍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增补呢?”

李诫颇有同感地点点头:“确实,我也想过,可以参照喻皓的《木经》①。但《木经》主要论述木构件,在木作之外,要增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

明远理解地点点头:确实,建筑不止是木构件,不止是榫卯结构。李诫想要的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详细“法度”,工程量确实不小。

“明仲兄……阁下不是在将作监吗?可否由将作监出面,征调有才干的工匠协助编撰,您负责审定……这样可好?”

事实上,明远也不相信这件工程能由一个人完成,可能是他见过的“集体创作”的例子太多了,干脆建议李诫也“集体创作”,而且干脆向上级申请一些创作资金,也给李诫一些权限,可以征调他需要的人手。

李诫显然没有想过还能这样。

他听完之后,似乎连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但李诫依旧是审慎的,思考了一番,才摇摇头说:“如今朝中相公们力主节约,我又有何理由,能够说动上峰,推动此事呢?”

明远:好问题。

但他只是略想,就有了答案:“明仲兄,你期望记载于这部典籍中的‘法度’,是否包括了建筑的各种等级、尺寸、材料定额?”

李诫点头:“那是当然的。”

“那这样一来,有了这部典籍中的‘法度’,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需要的材料就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如此便可以约束监造各工程的官人与吏员,监督其免于贪污,也有助于防止和及时发现盗窃。”

这话连姚小乙都听懂了:“原来,有了李官人的著述,对官府竟有这样的好处,那朝中的相公们,岂不是都会支持李官人?”

李诫听完明远的话,双眼直直地盯着面前盏中的汤茶药,看上去竟有些魂不守舍。

“是这个道理啊……”

他喃喃地说:“我怎么早没想到呢?”

只要为编著此书冠上一个“于国有利”的名目,上峰必定会乐见其成。而他,只需要调用一些人员,再拨几个书办小吏到自己身边打下手,这件事就能成了。

明远顿时微笑:“不晚,如今朝中王相公主政,力推新法,正是为了规范国家各项用度。明仲兄提出此议,恰逢其时。”

他又毛遂自荐:“我与王相公的大衙内略有些交情,如果明仲兄不介意,我可以向王元泽先提一句,看看他的意见如何。”

李诫此刻的表情如在梦里。

为什么?为什么他只是路遇一位素未谋面的小郎君,此前最大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李诫当即转头,看看姚小乙。

姚小乙耸耸肩,神色间似乎在说:我早就给您说过吧,就是一位非常神奇的小郎君啊!

“如此谢过远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