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那么大好的前程,这时候顾昭进六部的话,那可以肯定地说,内阁中必有他一席之地。
如今却将自己的前程推向一个未知的变数,这实在不是个明智之举。
但也有人看中了这次机遇,可想而知,顾昭独立领一个司,正是手下需要用人之际,这时候投奔顾昭,不仅能得到官位,而且顾昭成功的话,那他们也能跟着风光一把,升官的机会也会大得多。
这样想的人,不是平时自身才能没有施展的平台却又锐意进取之辈,就是没有背景或是郁郁不得志抑或得罪人遭到排挤升官无望的人,后者想要跟着顾昭赌上一把,前者则想跟着顾昭做出一番事业,方不负此生。
因而当顾昭从宫里出来时,不少人向顾昭递了帖子,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顾昭这回在宫里待了老半天,因为朝会刚结束圣旨就来了,中午他被皇帝留了饭,一直到下晚才从宫里出来,其实这也在向众人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陛下无论是对顾昭还是海运司都非常重视。
与顾昭从宫里出来的同时还有消息传出来,陛下派了人给西南的平南公传旨,要将他调回来,安排去与顾昭搭档,组建一支海上军队,将与顾昭一起去赴任。
京城权贵更震惊了。
这比顾昭一人去赴任还来得惊人,之前还有不太看得上这新部门的人,如今要慎重对待了,光凭顾昭一人也许干不成事,但加上燕沐这位平南公呢?听宫里的意思,燕沐还要单独建立一支军队,手中肯定会有不少武官编制。
如今大周虽然时常提起外患,但除了之前西南一役,也有不少年没有打仗了,不打仗的话就没办法靠军功升迁,走寻常道路往上爬的难度可不小,没看参加西南一役的那些将士,凭着战斗中的功劳,升官的人可不少,速度杠杠的,这就是武官与文官建制的不同。
文官也就罢了,那些勋贵家族则盯上了这次机会,他们家族子弟大多文不成武不就,嫡长子能继承爵位,可其他儿子等分家之后就要成白身了,想来这海军并没有太大的危险吧,所以还是能进去搏一搏。
也有勋贵子弟中有进取之心的人,在得到这消息时便按捺不住了,错过这次机会也许就不会再有这样好的机会,要后悔终身的,因而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也等不了燕沐回京,燕沐对顾昭什么态度京里还有谁会怀疑?走顾昭的门路也许比燕沐的更有用,因为顾昭比起燕沐好说话多了。
一时间顾家的门庭热闹起来,连门房都变得忙碌得很,其中有些人顾昭还推拒不得,当然他本也没有推拒的意思,本就要挑选一批人随他一起赴任。
翰林院里在殿试后进了批新人,上一届进士留下的不多,留下的如宋泽这样的也升了官,虽比不上顾昭,但和往年的状元相比,他的升官速度相当可以的,其他的不是进了六部就是外派为官了,这些新科进士在适应新的环境的同时也操心他们的将来。
相比上一届,他们这一届出的风头其实要小得多,谁让上一届有宋泽这个宋六元,还有顾昭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探花郎,后来宋泽牵头办的京报也让那一届的进士吸足了眼球,所以有前面一届对照着,他们十分忧心自己的前程。